文/东方之音
踏着晨光,我穿过连云港海州古城斑驳的城门,耳畔已隐约传来市集的喧哗。远远望去,白虎山脚下旌旗猎猎,人潮如织,仿佛一条彩色的河流蜿蜒在青石板路上——这便是延续三百余年的白虎山庙会了。
四月的风裹着麦香,裹着商贩的吆喝,裹着孩童的笑声,将人卷入一片沸腾的烟火中。鲁南的布匹商人支起染着靛蓝花纹的棚帐,江南的茶客摆开青瓷茶盏,沂蒙山的老农扛来新打的铁犁,上海的手艺人亮出玲珑的核雕……五湖四海的腔调在此碰撞,苏北平原的质朴与江南水乡的灵秀,在白虎山下交织成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沿幸福路走去,琳琅满目的货摊铺陈十里。老榆木雕花的农具旁,是缀满珠翠的绒花簪;藤编的箩筐里,堆着红艳艳的樱桃与金灿灿的杏子;铜匠铺的锤音叮当,与隔壁糖画摊上琥珀色的糖丝一同在阳光下流淌。最热闹处,当属“一带一路”的异域展区:阿富汗的青金石项链泛着神秘幽蓝,俄罗斯套娃层层叠叠绽开笑脸,新疆厨师挥舞铁铲,将羊肉手抓饭的香气泼向天际。一位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举着刚剪好的窗花,用生涩的中文惊叹:“这里装着整个世界的呼吸!”
转角处的碧霞寺香烟袅袅,老妪们捧着黄纸虔诚叩拜,将三百年前“浴佛节”的香火续入今朝的市井。忽听得一阵锣鼓喧天,淮海戏的唱腔破空而来——旦角水袖翻飞,武生腾挪如虎,台下白发翁媪击节而和,稚子骑在父亲肩头瞪圆了眼。暮色降临时,石棚山广场骤然绽开千朵金花:非遗“打铁花”的匠人将铁水泼向夜空,星河倾泻般的璀璨里,薛丁山射虎的传说、云游僧人的经声、玉皇大帝的敕令,都化作火星簌簌落入人间。
夜色渐深,庙会的喧嚣却未褪去。直播间的灯光将葫芦烙画的纹路照得透亮,网红们举着手机穿梭于摊铺之间,将古城的温度传向云端;元宇宙展厅里,数字化的白虎山正以赛博朋克的光影重生。卖凉粉的阿婆擦着汗笑叹:“从前赶会是为添把锄头,如今连外国后生都来凑热闹哩!”
归途中,我攥紧一枚新淘的虎头布偶——它针脚粗粝,却昂首咧嘴,恍如那座守护古城三百年的白虎山,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始终咆哮着生生不息的欢腾。
2025-05-01
注:连云港海州已延续三百余年的白虎山庙会,每年农历四月初四-初八附近省份数千家客商云集庙会,今年每天赶会人数已达2、3万人次,人山人海,摩肩擦踵,商品琳琅满目,达上万种。各种农户商品应有尽有,场景热闹非凡,盛况空前!
(图片来自作者摄影)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