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
文|馒头
编辑|江娱迟
在经济和交通高度发展的今天,大家越来越注重精神上的满足,于是旅游成为很多人享受生活的首选。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在国内旅游,开始在世界各地乱窜,也因此有人把中国人比作成“世界该溜子”,因为你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看到中国人。
在亚洲地区,日本一直是很多的跨境旅游的首选,近期日本也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外国游客达1054万人,快赶上日本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了。
而在回头看到中国接待的外国游客,却令人非常意外和不解,那中国第一季度接待了多少外国游客呢?
日本景区
2025年第一季度,日本旅游业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
官方数据显示,在1月到3月,日本共接待外国游客1054万人次,同比增长34.5%,其中3月单月游客量突破350万,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那就是日本现在的樱花季和日元贬值带来的消费红利。
日本景区旺季
日本观光厅统计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外国游客消费总额达2.2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50亿元,同比增长28.4%,成为仅次于汽车产业的第二大出口创汇领域。
其中美国、加拿大游客增长最为显著,3月赴日游客量同比提升42%,主要受樱花季和日本政府推出的“延长签证有效期”政策影响。
而近期美国的关税政策逼得日元持续贬值,进一步刺激了外国游客的消费意愿。
除此之外,在过去外国游客赴日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京都等热门城市。
日本旅游景区
但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游客开始向新潟县、佐渡岛、四国等小众目的地扩散。
这说明日本通过补贴交通、推广特色文化体验来大力发展本国的旅游业,成功引导游客分流,不仅可以避免危险的发生,还能增加国家收入。
日本旅游业的成功,不仅依赖自然和文化资源,更在于精细化运营和政策引导,使其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日本特色
而我国的大好河山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那我国在今年第一季度有怎样的成绩呢?
长久以来,西方媒体一直在国际上渲染“中国旅游风险”,以此抹黑污蔑中国。
这导致在很多西方人对中国都有一种负面的滤镜,多年来一直刺痛我国的旅游业。
但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入境旅游数据却出人意料,官方统计显示,在第一季度中国接待外国游客921.5万人次,同比增长40.2%,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外国游客数量增加四成
这一数字相比日本确实有很大的差距,但也是我们近年来突围的结果。
这一增长背后,是我国推出的一系列便利化政策,以及消费体验的持续优化。
在2024年底,我国进一步扩大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新增成都、重庆等8个城市,覆盖全国主要航空枢纽。
中国景区
这一政策使得经中国转机前往第三国的游客可免签停留6天,极大提升了短期入境游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过境免签游客占比达28%,较2024年同期增长1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国际航线加速恢复,截至2025年3月,中国与欧美、东南亚的直飞航班数量已恢复至2019年的90%,机票价格下降约20%,进一步降低了入境游门槛。
外国游客
过去外国游客在中国购物主要集中在茶叶、丝绸等传统商品,但2025年的消费趋势显示,国潮文创、智能设备、定制服装成为新宠。
今年第一季度中,北京故宫推出的“榫卯建筑礼盒”销量同比增长300%,而深圳大疆的无人机专卖店外国游客消费额增长180%。
这一变化与我国的“离境退税”密切相关,2025年起,中国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降至200元,并试点“即买即退”服务,游客在商场购物后可当场领取退税款。
国内景区
上海南京路商圈的数据显示,新政策实施后,退税金额同比增长22倍,带动二次消费增长35%。
中国入境游的增长证明,即便面临国际舆论压力,政策创新和消费升级仍能吸引全球游客。
尽管中国入境游增长迅猛,但与美国等传统旅游大国相比仍有差距。
第一季度显示,美国接待国际游客710万人次,低于中国的921.5万,但美国2024年全年国际游客达7239万,中国仍处于追赶阶段。
少数民族景区
不过我国旅游市场的真正爆发点并非国际游客,而是国内旅游的惊人增长。
2025年1月至3月,中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17.94亿,同比增长26.4%,总消费1.8万亿元。
其中农村居民出游增速高达39.2%,远超城镇居民的23.1%。
这说明现在越来越多三四线城市和乡村凭借特色文旅项目吸引游客。
北京游客
贵州榕江的“村超”足球赛带动当地旅游收入增长400%,而浙江莫干山的民宿集群入住率长期保持在80%以上。
与传统“打卡式旅游”不同,今年我国游客更倾向于深度体验,
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在古村落咖啡市集、虚拟现实主题乐园、工业遗址改造的艺术区等亲身体验,从一名看客化为体验者。
大唐不夜城
中国旅游市场的独特之处在于,即便国际游客规模尚未全球领先,但庞大的国内需求足以支撑行业高速发展。
日本凭借汇率优势和体验升级吸引国际游客,中国通过政策创新和国内需求实现双线增长,而美国则因签证政策和国际形象下滑导致旅游业收缩。
文化旅游
三国数据对比揭示了一个深层趋势吗,旅游业不仅是经济晴雨表,更是国家软实力与治理能力的体现。
未来全球旅游业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游客数量,而是如何平衡“流量”“质量”,让游客获得更高价值的体验。
中国若能在入境便利化、文化吸引力上持续发力,或将在未来十年改写全球旅游格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36氪 2025-04-16 今年前三月访日外国游客数量突破1000万,为史上最快纪录
汇通财经 2025-04-16 日本旅游市场创纪录增长
央视财经 2025-04-27 爱上“中国游”!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旅游人次暴涨40%
央广网 2025-04-24 今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达17.94亿
更新时间:2025-05-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