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遗泉州,来一场不赶路的旅行

2021年7月25日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泉州因此成为

以城市入选的世界遗产

这个国庆假期

不如来一场不赶路的旅行

慢慢探索这座世遗古城

石头上的海洋史诗

你知道吗?

在泉州九日山的崖壁间

藏着一部特殊的“石头史书”——

九日山祈风石刻

寥寥几字

就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

热闹与惊险记得明明白白

九日山(图源:泉州晚报社资料图)

九日山素以“山中无石不刻字”著称

88方宋代以来的石刻中

最珍贵的要数10方祈风石刻

这一组记载着公元1174年

至1266年间祈风彝典的石刻

是世界仅存的为往来商舶

祈求顺风和平安的实物记录

2021年被列为

泉州的22个世界遗产点之一

左为九日山现存最早的祈风石刻,为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所刻。(图源:泉州发布)

祈风石刻大多言简意赅

在寥寥数语中便能完整记录事件的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景

石刻上的铭文

通过人物排列、动词选择等细节

勾勒出一幅幅庄严的祈风仪式画面

记录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最鲜活的航海记忆

南宋倪思等祈风石刻(图源:泉州晚报社资料图)

九日山祈风石刻上关于一年两季起航回航典礼的记载(图源:泉州晚报社资料图)

当你在九日山的石阶上驻足

指尖抚过那些凹凸不平的字迹

仿佛还能触到当年墨汁未干的温度

这些石刻不只是文字

更是一幅幅立体的宋元航海图

见证着泉州的“海丝”传奇

向我们讲述着

一座城与一片海的深情羁绊

指尖流淌的千年莹白

宋元时期,德化窑的瓷器

乘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船

成了远洋贸易里最抢手的 “硬通货”

当你来到德化

可以循着窑火的微光走去

去赴一场泥土与火焰的诗意之约

尾林-内坂窑址(图源:瓷都德化)

德化是千年古县、千年瓷都

德化陶瓷以“白”见长

宋元时期就成为

“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出口商品

德化县境内发现的

古窑址多达239处

遍布全县18个乡镇

屈斗宫窑址于1976年发掘,证实德化窑陶瓷是海外贸易的重要外销产品。(图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德化瓷烧制技艺列入

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1年7月,德化窑址作为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遗产点之一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品被众多国内外知名博物馆收藏

多次入选国宴瓷和国礼瓷

充分展现了

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内坂瓷土加工区和德化窑址出土的部分文物(图源:瓷都德化)

在这里

每一条街都藏着瓷的惊喜

每一缕风都裹着匠心的故事

当你望着沉睡的古窑

以及那些散落的瓷片

便会懂得窑火为何千年不熄

它早把山水的灵秀、匠人的深情

都揉进了瓷土

化作了时光里最温柔的邀约

牡蛎壳上的工程奇迹

洛阳江畔

江风吹起万顷涟漪

流淌出洛阳桥千载风流

荡漾着洛阳江万般风情

漫步其间

仿佛能从江风里触到宋元商船的帆影

让人深切感受

当年海上贸易的辉煌盛况

洛阳桥被誉为“海内第一桥”(图源:泉州发布)

泉州人常说

“站着像东西塔,躺着似洛阳桥”

作为泉州这座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洛阳桥成功跻身《世界遗产名录》

这座素享盛名的“海内第一桥”

是历史上的“世界级工程”

首创了多项建桥技术

更是世界上首例将生物固桥

应用于建桥的超级工程

洛阳桥晨曲(图源:泉州发布)

洛阳桥

现长731米,宽4.5米

以花岗岩砌筑

45座船形桥墩犹如历史的舟楫

承载着自北宋以来岁月的沧桑

它静静横跨于洛水之上

犹如连接天地的一道长虹

映照出泉州先民非凡的智慧与气魄

洛阳桥(图源:泉州发布)

而洛阳桥的价值

远不止于“桥”的本身

石塔肃立,石将军威仪俨然

月光菩萨慈悲凝视

碑文石刻与摩崖题记静述往事

蔡襄祠、昭惠庙、义波祠等相伴左右

……

这些散布桥周的文化遗存

共同织就出

一幅厚重而绚丽的历史长卷

传递着宋元时代的灿烂与辉煌

头上绽放的海丝风情

若想读懂蟳埔村的浪漫

不妨循着渔海气息

走进那些缀满牡蛎壳的蚵壳厝之间

去体验一次传统的“簪花围”之美

触摸蟳埔村世代相传的

渔女风情与生活诗意

美丽富饶的蟳埔渔村(来源:丰泽区融媒体中心)

蟳埔村

由于扼守泉州出海口的“海门”

宋元时期

这里商舶云集,千帆竞渡

明清之际

这里成为泉州海防的重要依托

鲟埔渔村风情(图源:泉州市文旅局)

你会发现

蟳埔村里到处是蚵壳厝

它们所用的大蚝壳并非泉州原产

而是宋元时期古刺桐港

远洋商船的“压舱货”

这些带着海洋气息

与异域航程记忆的蚝壳

在蟳埔落地生根

最终筑成了一栋栋独具风情的蚵壳厝

也让古港的商贸往事

留存在了村落的烟火之中

泉州“簪花围”和用牡蛎壳装饰的蚵壳厝(图源:泉州文旅)

美了千年的非遗技艺“簪花围”

将鲜花与发髻巧妙相融

让蟳埔女的发间化作一座 “小花园”

茉莉花、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

花随四季变化

宛如一场永不落幕的花之盛宴

每一季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精彩

在泉州

古迹从来不是冰冷的标本

而是流淌在日常里的鲜活温度

它藏在古人的航海日记里

凝在匠人的指尖上

落在渔女的发髻间

……

这个假期,不妨来一趟泉州

把脚步放慢

让这些可感、可触、可亲近的古迹

成为你与这座古城最浪漫的对话暗号

让文化的温度

真正融进你的旅程记忆

热点推荐

来源: 央视新闻、福建发布、海丝泉州文旅之声、“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泉州晚报、 泉州发布、泉州网、瓷都德化、 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福建河湖长制

编辑:苏佳欣

二审:张偲

三审:黄凌燕

点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6

标签:旅游   泉州   旅行   德化   洛阳   石刻   宋元   瓷都   丝绸之路   海上   世界遗产   商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