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黛瓦间汉服飘逸,江河湖海上灯光绚烂,这个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的首日,全国各地的旅游热潮已如期而至。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的8天“超级黄金周”正式开启,全国旅游市场迎来新一轮高峰。据交通运输部预测,今年中秋、国庆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23.6亿人次,平均每日近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2%左右。
假期首日,全国多地景区已迎来游客潮。北京全市公园10月1日当天共接待游客128.37万人次,其中天坛公园、颐和园、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成为全市游客量最多的三家公园。
01全国流动:23.6亿人次大迁徙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全国迎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人口流动。
据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介绍,假期首末两端将出现客流高峰,第一个高峰已在10月1日出现,单日客流量超3.4亿人次,再次刷新历史峰值。
自驾出行仍是主流方式,预计假期自驾出行将达到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
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可能会突破日均70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有望达到1400万辆。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还透露,国内、国际旅游出行势头强劲,上海、成都、北京、广州、西安、杭州、南京、重庆等城市旅游热度突破去年高位。
02地域热图:新疆领跑,多地创新高
从地域分布看,新疆成为这个假期旅游市场的“黑马”。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新疆国庆中秋假期文旅订单量同比增长达103%,位列全国国庆中秋文旅增速第二位。
五星酒店订单人次同比增长80%,金秋新疆正成为全国游客的热门之选。
广东旅游市场同样表现亮眼。截至9月19日,广东省国庆文旅订单量增长87%,广州国庆文旅订单量增长76%,五星酒店订单人次同比增长108%。
北京、上海、成都、武汉、重庆、长沙、杭州、南宁等地的游客将广东作为热门目的地。
此外,内蒙古、云南、安徽、甘肃、四川、青海等地也位列国庆文旅增速Top10目的地,全国旅游市场呈现“遍地开花”的繁荣态势。
03景区盛况:传统文化景点受追捧
假期首日,各地知名景区已是人潮涌动。
在北京,天坛公园以9.22万人次的接待量成为最热门公园,颐和园(7.78万人次)和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4.5万人次)紧随其后。
为营造节日氛围,北京市308家公园摆放花坛314个、花境232个,面积达19万平方米,使用三角梅、月季花等花卉387万余株。
在新疆,赛里木湖景区位居国庆中秋假期前夕景区热度榜首。
入秋以来,“赛里木湖星空营地”搜索量同比上涨240%,“观星酒店”热度同比上涨221%,新兴的“赛里木湖跳伞基地”也引发游客广泛关注。
文化体验类旅游热度高涨,“文物游”、“考古游”、“博物馆游”成为国庆出游新潮流。
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迎来关注高峰,其《交河之夜》民族音乐会实景演出及夜游项目搜索热度显著上升。
04特色活动:古今融合打造新体验
为迎接“超级黄金周”,各地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
湖北整合文旅、商务、体育等多领域资源,推出超千场特色活动、亿元消费优惠及多元惠民举措。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热度攀升,“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映像长江”电影周等带来900多场精品演出。
武汉文旅集团围绕“武网、黄鹤楼、长江、东湖”等核心IP,推出近50项特色活动。
《夜上黄鹤楼》推出双节定制版,结合楼体秀与红歌合唱,增强节日氛围。
衢州以千年儒风为弦,推出“拜孔圣、登城楼、穿七巷、寻三怪、尝鲜辣、吹儒风”六件必做小事,并配套近百场活动。
在孔氏南宗家庙,编钟礼乐声穿檐而过,游客可着宽袍广袖拜谒孔子,在正谊书院的墨香中临摹《论语》。
四川则推出了6大主题、1300场文旅消费促进活动,联合OTA平台等推出百余项惠民政策。
全省超500家A级景点景区面向不同人群开展系列优惠活动。
随着假期序幕拉开,全国各地火车站、机场、高速公路都已迎来出行大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假期第二个高峰预计出现在中秋节后,即7日、8日两天。
这个“超级黄金周”不仅展现了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更折射出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从“走马观花式”的打卡游,转向更深度的文化体验与生活化旅游。
无论是赛里木湖畔的星空营地,还是衢州古城的儒风市集,都成为游客探寻诗与远方的新目的地。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