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向一名华裔工程师发“职业封杀令”

一名刚刚套现700万美元的斯坦福博士,在离职前三天悄然将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公司整个代码库盗走,随后试图跳槽至OpenAI,引发了硅谷AI界的一场大地震。

01

xAI代码库失窃案


2025年8月底,科技界掀起一场风暴: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指控其核心工程师Xuechen Li盗取了整个代码库,并计划跳槽至竞争对手OpenAI。马斯克随即提起诉讼,并申请了严厉的“职业封杀令”,试图永久禁止Li在AI领域工作。

埃隆·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近日向加州北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公司早期核心工程师之一Xuechen Li(以下简称Li)在离职前盗取了整个代码库和商业机密。

根据起诉书,Li在7月25日将xAI大量机密信息和商业秘密从公司配发的笔记本电脑复制到个人存储系统中,并采取了删除浏览器历史记录和系统日志、对文件进行重命名和压缩等多种手段掩盖其行为。

三天后,Li提出辞职,并在离职流程中签署文件声明已归还所有公司财产并删除了所有机密信息的副本。然而,这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骗局。

02

信任与背叛

核心工程师的“完美计划”


Xuechen Li并非普通员工。他拥有光鲜的学术背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博士毕业,曾在谷歌和微软实习,是AI领域备受瞩目的年轻天才。

2024年2月,Li加入了刚刚起步的xAI,成为公司首批约20名工程师之一,深度参与xAI核心大模型Grok的开发与训练。因岗位关键,xAI给予了Li极大的信任,授予他访问公司整个技术栈组件的权限。

作为对核心人才的认可,xAI还为Li提供了期权和股份。今年6月和7月,xAI甚至协助Li出售了他持有的公司股份,累计套现近700万美元。

然而,就在第二笔220万美元收益到手的7月25日,Li开始了他的盗窃行动。

事件的核心发生在2025年7月。

7月25日,Li在收到第二笔220万美元的套现收益后,将xAI的大量机密信息,包括整个代码库,从公司配发的笔记本电脑复制到个人控制的多个物理或在线存储系统中。

为了掩盖行为,Li删除了浏览器历史记录和系统日志,并对文件进行重命名和压缩,以逃避检测。三天后(7月28日),Li突然提出辞职,并在8月1日签署《离职证明》,声明已归还所有公司财产并删除机密信息副本。

但事实上,他早已与OpenAI敲定入职日期(8月19日),计划将盗取的代码库用于新工作。

8月28日,xAI在加州北区联邦法院对Li提起诉讼,指控其违反《员工保密信息与发明转让协议》《离职证明与授权书》,盗取商业机密,违反《计算机数据与访问欺诈法》以及欺诈。

马斯克在8月31日通过社交媒体确认,Li“下载了整个xAI的代码库”,并引用日志证据证明Li本人也承认了行为。代码库据称价值数十亿美元,包含优于ChatGPT的尖端技术,可能为OpenAI带来巨大竞争优势。

03

掩盖与否认

马斯克的“职业封杀令”


尽管Li试图精心掩盖他的行为,但数字痕迹难以彻底抹去。8月11日,xAI的安全团队在例行日志审查中发现了数据外泄的迹象,并迅速锁定了刚离职不久的Li。xAI立即向Li发函,指出其非法窃取数据的行为,要求他归还并删除所有相关信息。但Li不仅不配合,反而立即更改了他用于存储盗取数据的关键账户密码,试图阻止xAI的访问和补救。

在8月14日和15日,双方律师在场的情况下,Li承认窃取了公司文件,并试图掩盖这些行为,随后还签署了书面文件。更过分的是,在Li承认后,xAI又发现了他尚未交代的其他被盗资料。

8月18日,Li签署了一份授权访问协议,同意xAI的取证专家访问其个人设备和账户。但当专家尝试登录时才发现,Li并未提供关键账户的访问权限,还隐瞒了多个其他可能存储xAI机密信息的账户。

当xAI就此当面质问时,Li的律师给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答复:Li“不记得”密码。而关键账户的密码是7天前他才改过的。

这种态度彻底惹毛了马斯克和xAI。8月28日,xAI对Li提起紧急诉讼,以保住被告盗用的机密信息和商业秘密。

除了要求经济赔偿和强制交出所有设备以供法证检查外,xAI还向法庭申请了临时禁令,阻止Li在OpenAI或任何其他竞争对手公司,从事任何与生成式AI相关的角色或职责,直到确认公司追回所有被盗的机密信息。

这无异于对Li的一纸“职业封杀令”。截至目前,Li并未对此发表任何评论。

根据《加利福尼亚州刑法典》第499(c)条,在未经授权情况下,盗取、使用或复制属于企业采取合理保密措施的商业机密,属于重罪行为,最高可判处三年监禁。

此外,根据《联邦经济间谍法》,对于个人,若实施商业机密盗窃行为,或在明知商业机密系非法获取的情况下仍予以接收,最高可被判处10年监禁,并处以罚款。

06

马斯克与OpenAI的恩怨情仇


尽管OpenAI并不是这次案件的被告,但这事儿一出来,马斯克与OpenAI之间本就剑拔弩张的关系,无疑将更紧张了。

而埃隆·马斯克与OpenAI的冲突,是科技史上最戏剧化的决裂之一——从并肩作战的创始伙伴,到对簿公堂的商业死敌,这场围绕人工智能发展路径的战争,不仅关乎商业利益,更触及技术伦理、开源精神与人类未来的核心分歧。

2015年,马斯克与萨姆·奥尔特曼等人共同创立OpenAI,定位为非营利性、开源的AI研究机构,旨在防止AI技术被少数巨头垄断,确保其“造福全人类”。马斯克投入数千万美元,并租下其首个办公场地。然而,分歧在三年后爆发。

2018年,马斯克要求亲自掌控OpenAI运营权,声称“OpenAI已被谷歌甩在后面”,但遭奥尔特曼和CTO格雷格·布罗克曼等人拒绝。他随后退出董事会,表面理由为“避免与特斯拉利益冲突”,实则因对AI安全理念和商业化路径的不满。

2019年,OpenAI转型为“利润上限”公司(营利与非营利混合体),并接受微软10亿美元投资。马斯克抨击此举彻底背离初心,使OpenAI沦为“微软控制的闭源营利工具”。他多次公开谴责,称其“违背最初协议”,并最终于2024年2月正式起诉OpenAI违约。

马斯克的核心诉求是恢复OpenAI的开源传统,而OpenAI的闭源商业化模式成为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

2023年,马斯克创立xAI并推出开源聊天机器人Grok,直接对标OpenAI的闭源产品ChatGPT。他宣称:“OpenAI已成为我当年最想避免的样子。”Grok的开源策略迅速吸引大量开发者,GitHub星标数激增,形成对OpenAI的技术意识形态对抗。

今年2月底,马斯克向旧金山高等法院起诉OpenAI及其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Sam Altman),指控他们将盈利置于造福人类之上,违背了公司的创始使命。

8月25日,xAI和马斯克旗下的社媒平台X起诉OpenAI和苹果公司,指控这两家公司联手实施“反竞争”计划,维持在智能手机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的垄断地位。

OpenAI一位发言人对此回应称,这一最新诉讼“与马斯克先生持续的骚扰行为模式一致”。

如今Li携代码拟投OpenAI,无疑让双方恩怨再添新火,也让这场个人诉讼背后,多了一层AI行业巨头竞争的暗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科技   华裔   工程师   职业   机密   公司   代码   核心   商业   信息   人工智能   账户   斯坦福   文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