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20,送你一大片月季花海!这份浪漫预计可以持续到端午假期,还没去打卡的抓紧~

今天是一个充满爱意的日子,在辰山植物园举行的上海月季展进入最后一天展期,不过,月季的自然花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还没去打卡过的市民游客可以在本周末或者端午假期去感受一整个植物园的浪漫。

华东地区最大月季主题展,解锁初夏美好

这是一场华东地区最大的月季主题展,月季花海集中在植物园1号门附近的月季岛、3号门花海,以及2号门空中月季园,精心布置织影花屿、云雾花谷、天使花墙三大展区。

近6000平方米的月季岛是东方古典的山水写意风,最懂得以水为镜的道理。门廊、花架、花柱、花墙、花境中,绯红、鹅黄、雪白、烟紫……500种月季如打翻的颜料肆意晕染,藤本月季攀岩垂落,灌木月季簇拥成浪,地被月季铺作绒毯,在岛屿地形间织出斑斓画卷。

2号门温室附近,绵延2.6公顷的花带沿地形起伏铺展,深浅不一的月季随坡势流淌,宛若空中倾泻的月季河流。“冰山”月季、“仙境”月季等数百个品种错落交织,连绵交叠成澎湃的花浪。

3号门附近的天使花墙展现出后现代风格,以烂漫的“安吉拉”月季为底色,大片粉红花簇肆意舒展。

“本杰明布里顿”月季热烈明艳,与粉色交织出别样层次;“大游行”月季花团锦簇,如瀑布般垂落;“自由精神”月季花朵优雅,散发着迷人芬芳;“浪漫绯句”月季花色独特,为花墙添一抹灵动;“夏洛特夫人”月季小巧精致,与周边相互映衬。不同品种的月季在此打破界限,相互交融,共同勾勒出一幅立体的色彩渐变图。

3种特别的月季,有的花期超长,有的一天中散发不同香味

本次月季展特别向公众展示3种特色月季,包括“北京红”、“花宫娜”和“桃华影”。

月季岛东南角的“北京红”是植物界的生存大师,由国内月季育种团队培育,在零下15℃至40℃的极端温差中仍能保持230天的超长花期,几乎颠覆了传统月季的生存法则。在上海,它们可以从4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不断开花,如今上海37条主干道的绿化带里可以找到它们的身影。

“花宫娜”是2001年由法国戴尔巴德玫瑰花育种公司培育的杂种茶香月季,花深粉色,花朵直径能达到10厘米。叶色随着温度降低渐渐变成棕红色,是月季里少数能观叶的品种。“花宫娜”与一款法国香水同名,晨露中散发葡萄柚的酸涩,正午散发芒果的绵甜,暮色里散发西瓜的清爽,三种香气分子随光热精准切换。

“桃华影”是今年新培育出来的月季,花白色带有粉色晕染。它脱离了月季的繁复审美,以单瓣的简单极致来呈现月季的原生美。

摄影、非遗青花瓷、装置艺术……月季展的跨界玩法

本次月季展还与摄影展、青花瓷非遗艺术、装置艺术等跨界联动,今天最后一天展出,想打卡的市民抓紧时间。

二号门共享空间展厅,留美自由导演、艺术疗愈师龙婧通过蓝晒表现手法,以一朵月季为时间容器,呈现自然光线从破晓至暮色间对生命的无声镌刻,将摄影从“记录瞬间”升华至“解剖时间生态”。

同样在二号门共享空间展厅,留美装置艺术家刘玥以“世界一心”和“植物”为概念,借镜面亚克力热带植物剪影、垂下的镜面藤蔓与半透明薄纱,探讨人类与自然、地理与文化的联系。

摄影艺术家、策展人史文斌的摄影作品《视觉冒险》是一场针对植物“不可见性”的解封,将沉睡的暗夜生态解码为视觉密文,散于植物园各处的世界各地植物,在作品中完成第二次汇集。

在二号门共享空间展厅和月季岛,青花瓷非遗传承人程林曜将青花瓷雕塑花卉巧妙融入月季园中,使青花瓷古老的技艺与当代心境融于一体,沉淀月季的诗意与陶瓷的优雅。

进入温室,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将巨型泰迪熊藏匿在热带植物间,金属镜面制成的熊身反射着蕨类蜷曲的阴影。当孩子们踮脚与“熊掌”击掌时,人与植物的疆界在碎片化的倒影里悄然消融。

在1号门大厅内,中国当代作家和导演陈丹燕利用辰山植物园月季园里的多种杂交月季来构建世界地理地形图,作品《世界用花组成》用固定角度的照相机记录下花瓣渐渐变干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1

标签:旅游   花海   月季   端午   假期   浪漫   花墙   植物园   植物   华东地区   法国   艺术   花期   粉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