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映月通州夜,运河流光梦如画。5月18日晚,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之夜”在北京市通州区盛大举行。除了主会场开幕式、主题展览和三个论坛外,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为期三天的“市民寻宝记”文化市集活动也是一大亮点。该活动,吸引逾万人次参与,让市民游客在参观三庙一塔景区、游行大运河、精彩逛市集之余,沉浸式感受古今交融的文化魅力。此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牵头指导,北京市文物局、通州区人民政府承办,全国各地400余名与会嘉宾和万名市民朋友共同参与。
博物馆转型:守护与创新的文化使命
2025年5月18日适逢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年度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精准诠释了新时代博物馆的使命转型。在数字化浪潮中,博物馆正从“静态展陈的守护者”蜕变为“文化创新的实践场”。
本次通过举办“博物馆之夜”等创意活动,让千年文物“开口说话”、让非遗技艺“触手可及”,活动现场,邀你亲手互动体验,摊位不只是售卖空间,更是沉浸式的文化奇遇。在这里,千年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非遗技艺与新潮理念交织出文化新韵,共同搭建起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博物馆之夜:穿越千年的时空对话
“博物馆之夜”活动在一片热闹非凡的氛围中璀璨开启。当天傍晚,华灯初上,“三庙一塔”景区内民乐悠扬。古筝、扬琴、琵琶合奏的传统乐曲旋律中,身着汉服的演奏家以传统礼仪迎接来宾。大成殿前,通州师生代表演绎的《我家住在运河边》空灵婉转,与来自通州区对口交流合作地山西长治的艺术家代表,带来的上党梆子形成跨时空对话。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与市民朋友一起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博物馆内展陈,领略三庙一塔古建筑群的独特风貌,聆听每件文物背后的动人传说。
随着特效灯光点亮燃灯塔,嘉宾们沿运河开启夜航之旅。北京民族乐团在千荷泻露桥奏响民族交响诗乐《大运河》,为活动送上美好祝福。游船一路南下,两岸灯光述说着运河前世今生,更展现着通州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当夜幕降临,游船抵达漕运码头,嘉宾们来到“市民寻宝记”文化市集。一踏入市集,鱼灯隧道美轮美奂,光影交错间宛如踏入历史的时光隧道。活动现场,传统非遗艺术家带来的表演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这种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让嘉宾和在场的观众流连忘返,伴随着这样的流动与参与,默默呼应着“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
“市民寻宝记”文化市集:烟火人间的文化盛宴
自5月16日起,“市民寻宝记”文化市集便在漕运码头火热开启,这场持续三天的寻宝之旅也圆满收官!然而,现场氛围却丝毫不减,依旧热闹喧嚣。
这里不仅汇聚了各大博物馆文创、非遗展示、运河美食体验等多种类型的商户摊位,还有非遗传承人现场进行手工体验教学,投壶、皮影等互动游戏更是让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顶流文创“天宫藻井”冰箱贴,吸引众多文博爱好者抢购,博物馆与非遗匠人的手工体验活动更是令孩子们流连忘返,一位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的市民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让孩子从小就接触传统文化,因为一座博物馆,了解一座城市,深刻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希望以后能举办更多这样的活。”
以水为脉:书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本次活动通过“非遗活态传承+科技沉浸体验+文旅消费场景”的创新模式,成功尝试博物馆转型的“通州样本”。未来,通州区将依托“一河三城”文化格局,持续打造大运河文化带金名片——正如夜航游船上那盏不灭的渔灯,让传统文化的光辉照亮现代生活,使博物馆真正成为流动在百姓身边的文化基因库。(完)
更新时间:2025-05-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