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茂名发布】
从包茂高速驶入柏桥服务区,满眼都是“荔枝”。站在景观天桥上,西区主楼像一颗半剥开的荔枝,穹顶透出暖黄柔光;东区建筑恰似两片舒展的荔叶,蜿蜒660米的天桥如千年古荔枝蔓舒展,串联起果与叶。这个全省首个荔枝主题服务区,把茂名荔枝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搬”到了高速公路上。
荔枝DNA刻进建筑肌理
当我们走进服务区,荔枝元素随处可见,厚重的荔枝文化扑面而来。整个服务区建筑外观彰显鲜明的荔枝文化特色。
高速两侧服务区一体构思设计,主体建筑以“荔乡水韵,一枝独秀”为设计主题,西区主楼呈现“破壳荔果”造型,中央穹顶采用中空夹胶玻璃和钢网架结构,模拟荔果的晶莹质感;东区主楼以一大一小两片“连枝荔叶”为造型。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全长约660米的人行景观天桥化身为“空中枝干”,将西区的“荔枝果”和东区的“荔枝叶”造型的服务区紧密相连,形成“一枝串果叶”的整体效果。
据了解,这座“高颜值”景观天桥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团队设计。站在天桥上,游客可以一览服务区全貌,这里还精心设置拍照点,游客站在桥上,西区“破壳荔果”造型建筑则会成为背景。天桥外壁也精心设计成荔枝壳的纹理,让整座桥充满荔枝韵味的同时,还不失现代感。
服务楼里里外外,设计团队把荔枝元素玩出了新花样:服务楼外立面藏着隐形灯带,白天只见素雅白墙,入夜化身剔透荔果;人行广场地面LED灯带如荔枝汁液流淌;连洗手间指示牌都是荔枝形状。最让人惊叹的是连接东西区的天桥,护栏镶嵌着荔枝壳纹样的镂空金属板,阳光透过时在地面洒下荔枝斑驳的影子。
把茂名文化融入每个角落
柏桥服务区,也是茂名历史文化和非遗民俗的展示窗口。除满足日常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外,服务区紧扣“荔枝之乡”基因,将文化体验融入每个角落。
东西两区各具特色,展现了茂名的多元魅力。西区二楼打造了数字非遗、非遗书屋、非遗展览、非遗手作坊等主题展馆,以实物、展演,并结合声光电等现代技术,生动展示茂名文化和非遗魅力。
在非遗书屋的荔枝邮驿吸引了记者,店内陈列了许多关于荔乡的明信片。“只要你填上地址,便可通过邮驿送达亲人手里。”店内工作人员小刘告诉记者,这个贴心的服务唤起了许多人的年代记忆。
在非遗展览馆,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化橘红中医药文化、电白沉香制作技艺、阿朱家籺制作技艺、电白贝雕……茂名的非遗瑰宝一览无遗,传统的服务站瞬间化身为非遗学堂,让人流连忘返。
非遗手作坊还设有朗韶竹编、沉香制作、镇江陶艺以及潘茂名中医药文化等体验工坊,旅客可亲身体验制作流程,感受茂名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每一口都是地道“茂名味”
走进服务区,“乐驿+”便利店非常引人注目。与传统的便利店不同的是,它更像是一座微缩版的茂名农业博览馆。1000余种特色商品以“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为主线有序陈列,摆放在“广东乡村振兴优质农产品专柜”上,构成流动的“粤西物产地图”。沉香体验馆内,电白沉香的魅力让人无法抵挡;在荔香馆,荔枝咖啡更是“拿捏”你的味蕾……
此外,各类茂名特色小吃更让人胃口大开。在高凉食府和高凉名小吃集聚区,食惯嘴粉、阿朱家籺、化州牛杂、簸箕炊、官桥煎堆、根子豆饼角等小吃琳琅满目,每一口都是地道“茂名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5-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