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爆改世界之巅!(下)


04 尾声


从冰川源头到汪洋大海

大河的征程或许结束了

但大河之中的亿万水滴并没有就此停歇

它们仍然可能随着水分蒸腾再次回归


它可能选择回到高原上

在山脉拥有绝对力量的地方

默默积累

成为人类生存最重要的“靠山”

(收获季节的拉萨河谷,满是金黄的青稞,摄影师@李珩)


不仅如此

雅江还供应着清洁能源

点亮世界屋脊上的城市

(西藏山南加查县的大古水电站,摄影师@山风)


继而闯入最深邃逼仄的峡谷间

以千钧之力勇敢行进

穿过喜马拉雅山脉

制造世界上极险峻的无人区

(雅鲁藏布大峡谷无人区,摄影师@弥藏达娃)


最后注入平原

以自由之躯孕育沃土

同时也几乎主宰着这里的一切

(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样一条大河

对沿线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中国而言

它劈开了一条“通道”

让水汽、热量以最短的路程深入高原

从而孕育富庶的河谷

(云雾下的林芝波密县,摄影师@李珩)


对印度、孟加拉而言

它是浇灌农田的甘露

是城市运转的动力

也是每年需要对抗的洪流

(印度工人在阿萨姆邦东北部高哈蒂市横跨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一座在建桥梁上施工,摄影师@视觉中国)


最终

它发源于喜马拉雅

却并不为山脉所束缚

反而在与之较量中不断壮大

以绵延3000公里的长度

孕育着不同的生命、景致

(日照金山下的雅鲁藏布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就是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

成为一条大河是它的命运

或许它一开始

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流向

但数年?数万年?数百万年后呢?

去较量,去成长,最后成为一条大河

请横屏观看,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穿行群山之间,摄影师@张凌霄,标注@阿土/星球研究所)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王逻辑

图片:潘晨霞 设计:阿土
地图:陈景逸

审校:李楚阳&云舞空城&陈志浩

封面来源:王凯翔



【参考文献】

[1] 杜国梁, 邹玲, 杨志华, 等.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滑坡发育分布特征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响应[J]. 地质学报,2024.

[2] 万佳威, 高浩源, 高杨, 等. 西藏色东普沟 2024 年两期冰川泥石流堵江灾害发育特征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4, 35(6): 24-3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编著. 中国河流泥沙公报2023[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4.

[4] 刘丽红, 王翱宇, 陈宁生, 等. 雅鲁藏布江下游沿河段滑坡崩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J]. 科学技术创新, 2022.

[5] 丁锐, 史文娇, 吕昌河, 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西藏粮食供需平衡状况预测[J]. 地理科学, 2022, 42(5): 772-781.

[6] 旺杰,德庆央宗,旦曾,等. 2012-2018西藏“雨窝”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 气象科技,2021.

[7] Paszkowski A., Goodbred S., Borgomeo E., et al. Geomorphic change in the Ganges-Brahmaputra-Meghna delta[J]. Nat Rev Earth Environ 2, 763–780 (2021).

[8] 刘 慧, 李晓英, 夏翠珍, 等. 雅鲁藏布江河谷加查-米林段沙丘成因[J]. 中国沙漠, 2020, 40(3) : 16-26.

[9] Feng Y, Wang W, Liu J. Dilemmas in and Pathways to Transboundary Water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on the Yaluzangbu-Brahmaputra River. Water, 2019, 11(10):2096.

[10] 董汉文, 许志琴, 曹 汇, 等.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东、西边界断裂对比及其构造演化过程[J]. 地球科学, 2018.

[11] Wang E., Kamp P. J. J., Xu G., et al. Flexural bending of southern Tibet in a retro foreland setting[J].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12] Wang P, Scherler D, Liu Z J, et al. Tectonic control of Yarlung Tsangpo Gorge revealed by a buried canyon in Southern Tibet[J]. Science, 2014.

[13] 潘桂棠等著. 青藏高原碰撞构造与效应[M]. 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

[14] 祝嵩. 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D].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

[15] 刘天仇. 雅鲁藏布江水文特征[J]. 地理学报, 1999.

[16] 周文浩, 赵华侠. 孟加拉国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床冲淤特性[J]. 泥沙研究 1993.

[17] 杨逸韬.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的地貌特征和成因[J]. 地理研究, 1982.


星球研究所

以地理的视角,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7

标签: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   喜马拉雅   山脉   大河   印度   西藏   河谷   摄影师   中国   特征   旅游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