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邹平,樱花大道染霞,图书馆墨香浮动,这座齐国故都正用万卷诗书与千顷花海,编织着春日里的文化图景。当落英缤纷与书页翻动相遇,一场关于诗与远方的对话,在梁邹大地上悄然绽放。
在樱花山风景区的环山路上,游客们或席地而坐,或倚栏而读。粉白花瓣随风飘落,停驻在泛黄的书页间,仿佛古人信笺上的花笺。大学生李明和几位书友在樱花园中举办"春日诗会",他们朗诵着李白的《春思》,应和着山间的鸟鸣,让唐诗宋词在花香中流转。
邹平市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员们,将流动书车开进景区。车身上"书香梁邹"的标识与樱花相映成趣,车内陈列的《邹平历史文化名人》《草木有趣》等图书,成为游客们了解邹平文化的窗口。孩子们踮着脚尖挑选绘本,老人捧着线装书轻抚书脊,书香与花香在此交融。
邹平市图书馆的老馆,这座始建于1956年的文化地标,在春日里焕发新生。木质书架上的尘埃被阳光穿透,泛黄的书页承载着几代人的阅读记忆。世界读书日期间,"邹平人读邹平诗"诗歌诵读会在此举行,诗词爱好者们用方言演绎范仲淹的《野色》、王士禛的《秋柳》,让乡土文学在乡音中复活。
高新小学的春日研学队伍穿梭于书架间,孩子们举着"悦读护照"收集书签。图书馆特设的"二十四节气"主题书展前,小讲解员张萌正介绍《清明上河图》中的春耕场景。当电子借阅机的扫描声与翻书声此起彼伏,这座老馆在新时代找到了传承的新范式。
黄山街道的文化书院里,银龄课堂的书法课上,退休教师王奶奶挥毫泼墨:"读书不觉已春深"。她的作品被装裱后挂在社区书屋,与小学生的涂鸦并列展出。在政苑社区的城市书房,3D打印机正复刻《山海经》里的奇珍异兽,孩子们用AR技术让神话生物在书页间跃动。
明集镇的"书香遇'蔬'香"活动,将阅读场景延伸至田间地头。村民们在蔬菜大棚里听农技专家讲解《齐民要术》,用朗朗书声替代了往日的嘈杂。焦桥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图书馆种植园播撒书形种子,观察"知识幼苗"与春芽同生共长。
当暮色染红黛溪河,邹平的春日书事仍在继续。樱花山景区的夜樱在灯光下流转着珠光,图书馆自习室的灯光如星子闪烁。这座将山水诗性与文化基因深植血脉的城市,正用阅读丈量着春天的深度,让每寸光阴都浸润着墨香与花香。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