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雾中穿行,看见一道彩虹横亘西安古都;寻找陕西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爬上海拔3015米的秦岭冰晶顶,跟随无人机鸟瞰太白积雪、鳌太大梁……在今日头条,账号@成博士陕西旅游 犹如一张立体、精细的陕西地图,既有春夏秋冬、山川湖海的自然景观,又有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的人文积淀。
成英文在秦岭太白山拍摄的积雪与星空。
成博士名叫成英文,是土生土长的陕西安康人。2014 年从北京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后,他回到西安,任教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做账号,既是因为外界对陕西旅游的认知仍然局限,也是因为陕西的旅游资源远未被开发。本、硕、博阶段都修读旅游管理专业的成英文,拥有丰厚的知识积淀,能帮助上游的旅游管理者和从业者;热爱拍摄、写作,还能为普通游客科普陕西旅游。谈及做账号的初衷,他说:“希望能将陕西以外的人与陕西连接起来,并且融入课堂上的知识,做旅游学的普及。”
@成博士陕西旅游 的今日头条主页。
01 “不管来自陕南陕北,陕西作为一个整体,就是我的家乡。”
回到西安后,成英文时常为陕西感到惋惜。尤其这几年,江西海昏侯墓成为旅游热点,他更感觉有些失落。“海昏侯墓价值高是因为它没有被盗,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但就墓主的身份来说,不就是西汉时在长安做了 27 天皇帝吗?这样的人,葬在陕西的可多得很。”
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秦朝到隋唐五代,它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承载了历史的半壁江山,光帝王陵就有七十多座。“正是因为太多了,所以只能开发有代表性的几个,像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你不可能让大家来陕西光看坟,是吧?”
成英文说,这种现象在学术上叫做旅游阴影区理论,即某个地区同一类型的旅游资源非常多,就只能选择一两个头部的旅游资源开发。“有些古迹放到其它省份早就被看见了,但在陕西,很多高历史价值的资源还有待发掘。”
除了陕西的人文景观,目前,游客能进入的自然景观也只是很小一部分。半数陕西的土地属于秦岭,海拔 2000 米以上的山峰就有上百个。“但能作为景区让游客参观的也就几个。”成英文有时会参加户外俱乐部的徒步活动,到达过秦岭的高山草甸鹿角梁和拥有第四纪冰川遗迹的鳌山,被此处雄浑壮阔的风光深深震撼。“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考虑,秦岭尚未被开发,这可以理解;但我认为不能一味地封控,在官方的监管下可以尝试利用这里的资源;一些破坏环境的问题,比如乱扔垃圾,或许可以通过志愿者或者别的方式去解决。”
成英文在攀登华山。
提到家乡陕西安康,成英文脑海中会瞬间浮现小时候田园生活的图景。成英文1982 年出生于陕西安康的郊区,小时候,暑假夜晚睡在外头,天上会有无数银色的星星。后来到西安读大学,又到北京读硕士、读博士,生活半径越来越宽,对家乡陕西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同学聚会,大家让他唱陕北民歌,他也从来不推辞。谁又会计较他来自陕北还是陕南呢?在陕西以外,陕西就是一个整体。
他感到,自己可以为家乡做一些事。陕西旅游是他最熟悉的领域,也是他的使命所在。
02 将大学通识课知识延伸到自媒体
2016 年前后,成英文开始系统记录、拍摄陕西 100 多个区县。在北京读书时,他就骑自行车跑遍了全国。现在,他将目光聚焦到故乡。一开始,成英文像普通游客一样,用脖子上挂着的单反相机记录下了 30 万张照片;后来使用无人机航拍,用于补充地面拍摄之外的视角。
今日头条成了这些内容的重要出口,第一手的图片、视频资料结合丰富的专业知识,账号“成博士陕西旅游”成了连接关中内外的桥梁。他推荐了不少“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小众景点:比如游客需要走过悬崖上的木板栈道再攀登近10米、90度垂直铁梯才能到达的陕西宝鸡悬空的混元洞,;比如春节期间举办的咸阳市杨凌区的姜嫄古庙会和恩义寺庙会,规模宏大,是省级非物质遗产,有地道的陕西小吃摊,也有热闹的秦腔和锣鼓表演;比如位于密林深处、历史比大雁塔更久远的秦岭南五台景区长安圣寿寺塔,门前还有两棵栽种于唐代的千年古槐……成英文的文章和视频,画面清晰、细节丰富,包含着不少历史、地理、民俗知识。“我毕竟是做旅游资源研究的大学老师,准确地介绍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是最基本的,虽然不会像写论文一样严谨论证,但也要查文献,做到不出错。”
今年3月,成英文制作的汉中勉县油菜花赏花攻略。
成英文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开设了陕西文化旅游的通识课,在自媒体上输出的内容也与课程部分重合。有些选题来自于研究,有些选题则来自于教案,比如,他在梳理陕西帝王陵时,忽然发现武则天的母亲也携带着“流量密码”:她家境优越,按理不缺婚配,但是四十多岁——唐代已经是做祖母的年龄——才由李渊指婚嫁给了武士彟。“参观完她的墓,我就想写一篇文章;她的人生值得研究一下,也很容易成为网络的热点和爆点。”
除了知识性强,以航拍视角拍摄视频也是成英文账号的一大特色。过去七年,他带领一些学生制作了《航拍陕西》系列纪录片。片长47分钟的榆林篇,成英文花了4年;片长50分钟的西安篇,成英文花了6年。
成英文策划的《航拍陕西》纪录片:安康篇
有的文物保护单位人进不去;还有时,傍晚是拍摄光线最好的时机,但有些单位下午五点就下班了,这些问题可以使用无人机解决。“航拍可以提供不一样的角度,可以到达人无法到达的地方。”成英文说。他为了选取最优质的素材,成英文将全省重要的旅游资源都拍摄了两三遍以上。即使将纪录片剪成短视频才能收获更高流量,但成英文还是选择做长视频。“风景配音乐,没有太多文化含量,在解说中补充更加系统的知识,才是我作为大学老师应该做的。”
03 “讲述陕西故事,传播陕西文化。”
在这八年中,成英文积攒了 5.8 万粉丝,也与头条签订了“头条首发”。相比于三倍收益,他更在意平台的粉丝构成与粘性。“在图文领域,头条是比较友好的平台,五六年前,发一篇文章可能就有上千块的收入,所以后来就延续了这个习惯。今日头条是我每天首选打开的 app,所以顺理成章在头条首发。”
成英文不喜欢将关注他的人称为粉丝,“大家都是平台的注册用户,是平等的。”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创作发布的过程中他帮助读者建立起了连接。有关米脂县的清代豪宅姜氏庄园的这篇文章发布后,成英文就收到了一条私信,对方说他的爷爷就是从庄园里走出来的,后来走到西安去了;他偶尔还会收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用户的留言。“虽然只是个别,但那一瞬间,你就觉得自己还蛮有影响力的。”
成英文介绍陕西省木王国家森林公园观赏杜鹃花的帖子评论区。
关注成英文的群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旅游公司的负责人和各地分管文旅的局长,成英文偶尔会在账号中为他们出谋划策。“我本身研究的是旅游资源开发,所以会从专业角度分享一些我的思考。”
最近一次,成英文为关山草原景区指出了一些问题。关山位于陇县西南的陕甘宁交汇处,平均海拔2200 米,但因为早期侧重自然景观的开发,以高山草甸为宣传点又很难吸引省外游客,最终在网络上失去了名字,变成了“小天山”“小阿尔卑斯山”和“陕西版阿勒泰”。成英文认为关山的潜力远未被开发。“以草原为吸引能守住市场基本盘,但要让景区具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吸引力,则需要挖掘关山的历史文化。”成英文在文章中写道,“周秦汉唐,每个朝代在这里都留下了故事,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出击匈奴,都是从这里出发的。但是游客能感受到这些吗?除了导游文字介绍,基本很难感受到。”
虽然成英文是旅游管理专业出身,他倒也没认为自己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我把自己当成一个建议者,这些建议别人也许觉得合适,也许觉得不合适,谁都有知识盲区,不一定谁对。”通过自媒体,成英文参与过一些文旅项目和景区的拍摄,正是这些收入填补了他航拍陕西的经费。现在,每次拍摄他都会带三四个学生,开一辆车,每天的住宿、交通、伙食预算控制在 1000 元左右。
采访时,成英文正在拍摄老家安康。这些年,他不断离开家乡,又回去;尽管身份证的地址早已变为西安,自我介绍时他却总说自己是安康人,希望自己能继承老陕西人的朴实与诚恳。成英文现在想做的,就是讲述陕西故事、传播陕西文化,“将陕西的这些东西推向更多人”。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