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国庆文旅市场喜迎开门红 多元活动引客近4万人次

金秋十月,环州大地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国庆中秋长假首日,环县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文化演艺、科技展演及农特产品推介活动成功吸睛引流。据环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统计,10月1日全县共接待游客约3.68万人次,其中环州故城景区表现尤为亮眼,单日接待游客达1.22万人次。

经典舞剧惊艳亮相,丝路文化点亮环州之夜

10月1日晚,环州大剧院内座无虚席,由甘肃省歌舞剧院演绎的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在此隆重上演。作为“敦煌舞”的开山之作,该剧以盛唐丝路和敦煌壁画为创作蓝本,通过画工神笔张与女儿英娘、波斯商人之间的感人故事,生动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与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演出现场,演员们以精湛的技艺“复活”了壁画中的舞姿,飘逸的彩带、曼妙的步态,配合极具敦煌风情的舞台美术与服饰,为观众打造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演员们通过细腻的表情和神态,将英娘的坚韧、丝路商人的热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仿佛带我们穿越到了千年前的敦煌。”观众敬宏丽难掩激动之情。

环县艺龙演艺公司董事长张元军表示,引进《丝路花雨》这类国家级精品剧目,是提升本地文化服务水平、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举措。“在国庆之夜推出这场演出,旨在以艺术激发民众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该剧英娘的扮演者席佳丽亦感言,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将角色所承载的坚韧精神与时代气息传递给环县观众。

无人机秀融合科技与文化,农特产品展销助力乡村振兴

国庆当晚,环州故城上空,300架无人机以天为幕、以光为笔,上演了一场名为“月满华诞 光影环州”的科技光影秀。无人机编队相继呈现出国旗、“祖国万岁”、中国结、和平鸽、神舟飞船、“中秋快乐”和环县本地特色宋塔、景福门城楼等图案与文字,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爱国主题巧妙融合,引来观众阵阵惊叹。

“这不仅是一场视觉震撼,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游客郭文哲表示,无人机表演融入了环县本地文化与产业特色,创意十足。来自外地的游客郭文高亦称赞:“环县的活动很有辨识度,科技展示不忘本土内涵,值得借鉴。”

与此同时,“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在景福门广场同步开展。洪德镇、罗山川乡、木钵镇、八珠乡等乡镇负责人纷纷化身“推介官”,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向全国网友展示并推销本地农特产。洪德镇镇长梁富强介绍,该镇围绕农文旅融合,重点打造民俗文化研学、乡村美食寻味等项目,庄子峁生态农庄运营以来,已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80万元。八珠乡乡长周鹏也表示,此类展销既拓宽了农产品销路,也让更多人了解了环县的农业特色,实现了“旅游搭台、农业唱戏”的双赢。

为提升游客体验,环县在今年国庆期间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县城公交、城区停车场、环州故城景区摆渡车实行“三重免费”。10月1日至8日,环州故城景区三个停车场及环州大剧院地下停车场、县城特许经营的停车场免费开放,游客可搭乘免费摆渡车直达核心游览区。同时,高铁站至环州故城的6路公交专线也免费运营,并根据客流实时增加班次,实现高铁与公交的无缝衔接。

“停车、坐车都免费,市政建设和服务超乎想象!”西安游客常宏对环县的旅游环境赞不绝口。返乡乘客谢亮也感到惊喜:“第一次乘高铁回来就享受到免费公交,感觉特别亲切,这是政府给百姓的实实在在的福利。”

旅游服务的优化带动了消费热潮。县城新增的敬业路小吃街、故城打卡照片墙、马术实景表演等业态吸引了大量游客。特色小吃摊主陈娜表示,其经营的猪血烩豆腐深受欢迎,日均营业额超过2200元。售卖年糕、面筋等小吃的摊主马仁也透露,日销售额最高达三四千元。窑洞客馆前台工作人员马宝娥介绍,外地游客约占一半,所有房间早已预订一空,宾馆还特意为旅客提供免费早餐,以提升住宿体验。

环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干部王斌表示,环县正全力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文旅环境,通过多项贴心举措保障市场繁荣有序,确保游客在环县度过一个愉快、舒心的假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旅游   环县   开门红   国庆   市场   游客   故城   敦煌   无人机   丝路   文化   停车场   景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