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观鲁迅先生故里有感

今天上午,我慕名去绍兴参观了鲁迅先生的故乡。到了绍兴,我才知道鲁迅先生的家族在以前的确是一个大家族,这里有鲁迅先生的祖居,还有鲁迅先生的故居,这两处当年的住宅都很广大。出生在北方的我,几乎没见过这种大户人家的住宅。进了大门,有前厅,后庭以及种种我所叫不出名目的宅院和房间。

不过,无论是鲁迅先生的祖居还是故居,其中都有一个房间引起我的注意,那就是每处宅院无一例外的都有书房,每个书房里都有一个专门放书藏书的书柜,这个房间还有一桌一椅,是他们专门用来学习的。所以啊,越是有知识的人,越是有理想的人,哪能不爱读书呢?哪能从小就不刻苦学习呢。

鲁迅先生的文章里,有很多内容都和他的故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说他笔下的三味书屋,就在他的祖居的对面。他的祖居的对面也是一个大宅院,那是他的老师寿镜吾的家,三味书屋只是这所大宅院的侧屋,侧屋的后面还有一株腊梅树,如今已经有200多年了。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说,当他的老师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入神时,他便和同学一起偷偷的到后面的院子里折腊梅,想到这里,我站在后院的腊梅前畅想,似乎此刻当年的"迅哥儿"正在我的眼前,他正和几个同学玩伴儿折腊梅的枝条。我对着这株200多岁的腊梅心里默问:您还记得当年那个叫"周树人"的小学生吗?也许腊梅这个沧桑的老人听到了,他正从一百多年的沧桑记忆中搜寻那个把他写进书里的那个人的模糊形象,他也沉默了…

站在鲁迅先生的故居门前,我突然想象着鲁迅先生当年和闰土少年时玩耍的情景,他们两个少年在门前支起一个箩筐,用一根绳子系着,他和闰土远远的躲起来,专门等那些鸟儿到箩筐下面吃食,他们便把绳子一拉,那些鸟儿就被罩在了箩筐下面。此刻,我站在大门前,似乎看到了幼年的鲁迅和闰土正趴在不远处,眼睛紧紧的盯着门前的那个箩筐。

从鲁迅先生的故居出来,转到不远处的另一个胡同。这里有一座寺庙,叫做长庆寺,这座寺庙不大,走进大门,看到里面香火鼎盛,还有人在里面烧香。鲁迅先生刚出生时,就寄名给了院里的老和尚龙祖和尚。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龙祖和尚的画像,以及他当年赠送给鲁迅先生的辟邪之物,一件衣服,和一个八卦,另一个物件我认不出来是什么。

在长庆寺的对面,有一座土谷祠,也就是我们常听的土地庙,里面供奉着土地公和土地婆。庙里的空地很大,我看着墙上的简介,当年有一些流浪汉和游民,曾经无家可归,便都在这座土谷祠里栖身。其中有一个叫谢阿桂的游民还给鲁迅家里干过零工,给鲁迅先生很深的印象。这也成了鲁迅先生笔下啊Q的原型。我站在庙里,看着那块空荡的空地,似乎看到了当年的啊Q正胡乱的在地上铺一些稻草,在上面睡觉。似乎听到了啊Q正对赵四老爷家的女佣耍流氓说:我要和你困觉。

还有一点让我很震惊,以前上学时没有注意,这次倒是真的震撼了我~绍兴的确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这里是鲁迅先生的出生地,也是蔡元培先生的故里,还是周恩来总理的祖籍地,这里也有有他的祖宅。这里还有革命烈士秋瑾的纪念碑,这里还是明代画家、军事家,号称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的故乡,可惜的是,徐渭的墓地,我没有去到。而且,绍兴还有一座会稽山,这里埋葬着开创了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创立者大禹。可惜的是,这后面的几个地方我都没有到。绍兴,以前称为会稽,秦始皇帝当年巡游至此,令丞相李斯刻碑纪念。纪念碑上的一个个篆体字,优美庄重,典雅古朴。似乎那些字上就有两千多年前李斯的余温。

最后,当我走出鲁迅故里景点时,我看到在鲁迅先生的祖居对面,赫然刻着四个大字:民族脊梁。

鲁迅先生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8

标签:旅游   故里   腊梅   祖居   绍兴   当年   箩筐   鲁迅   故居   门前   宅院   故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