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新地标”项目已基本成型

大皖新闻讯 作为安徽文化“新地标”,安徽省文化馆新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项目(下称“两馆”项目)自2023年12月正式开工以来,建设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7月29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来到施工现场采访获悉,目前项目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全部结束,项目已基本成型。

7月29日下午,记者航拍安徽省文化馆新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项目施工现场。

室内装饰装修及机电安装工程已基本完工

安徽省文化馆新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项目位于合肥市包河区紫云路与江苏路交叉口西北角,总建筑面积324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340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8998平方米。绿色设计为二星级,两馆“回”字形合院式建筑设计,既分亦合。

7月29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走进“两馆”项目,看到现场有不少工人正在施工。

图为施工现场。

中铁四局安徽省“两馆”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陈亚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目前项目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全部结束,室内装饰装修及机电安装工程已基本完工,室外工程施工正在进行,外墙玻璃幕墙、大理石施工正处于收边收口处理阶段,项目已基本成型。

陈亚向记者介绍,“两馆”项目中文化馆的主舞台高度为40.3米,舞台区域模板支撑架为安徽省在建公建项目第一高。舞台屋面为斜屋面,北高南低,屋面南北方向结构梁均为斜梁,所有斜梁均为重型梁,梁截面尺寸为500*1200毫米,同时屋面梁上共有53个钢结构预埋点,“楼层间存在多处不同标高的异性结构,结构施工阶段的内支撑架体搭设存在拼装精度高、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外墙采用石材外饰面进行装饰

“该项目两馆间最大跨度钢结构连廊为两层钢梁结构,重达400吨,跨度达71.4米,上弦标高23.1米,最大提升高度约20米。”陈亚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连廊提升运用液压整体提升技术。该技术运用行程及上下锚传感监测和计算机控制,通过数据反馈和控制指令传递,可全自动实现一定的同步动作、负载均衡、姿态矫正、应力控制、操作闭锁、过程显示和故障报警等多种功能。

曲臂车停放在外墙边,有工人正在登高作业。

在场馆外,大皖新闻记者看到一辆辆曲臂车停放在外墙边,有工人正在登高作业。据介绍,“两馆”项目建筑外墙采用石材外饰面进行装饰,整体体现庄重、洁雅亮丽的非遗文化感觉。楼栋间相互贯通连接,回字形构造既分亦合,采用多处连廊。

据悉,建成后的文化馆新馆将成为全省文化馆系统的全民艺术普及中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将成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权威、最全面的省级综合性、公益性非遗展示馆,同时也是安徽省举办大型非遗展览展示活动主场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的主阵地及安徽省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的重要平台。

大皖新闻记者 余康生 摄影报道 实习生 陈百川 通讯员 卢勇龙 韦桂安

编辑 许大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旅游   安徽   地标   项目   文化   安徽省   文化馆   新闻记者   文化遗产   物质   屋面   结构   支撑架   外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