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8月5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约谈了携程、同程、抖音、美团、飞猪等五家涉旅平台企业,通报了平台企业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包括实施“二选一”、利用技术手段干预商家定价、订单生效后毁约或加价、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等问题,并进一步提示了违法风险。
电商专家分析认为,平台垄断、商家博弈与消费者困境成为乱象三重根源,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需平台自律 监管强化与信用共建多管齐下。
01.事前监管“亮剑” 在线旅游平台暴露三大主要问题
知名天使投资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表示,当前在线旅游平台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价格方面,存在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现象,像订单生效后毁约或加价,损害消费者权益;还利用技术手段干预商家定价,破坏市场价格秩序。
(2)竞争层面,实施“二选一”等垄断行为,限制商家自由选择,阻碍公平竞争。服务上,部分平台对商家资质审核不严,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售后处理也不够及时有效。
此外,大数据“杀熟”也时有发生,对不同消费者显示不同价格,违背公平原则,这些问题都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表示,此次约谈聚焦平台可能存在的“二选一”、技术干预定价、订单毁约加价、价格欺诈等问题,明确要求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价格法》《反垄断法》等法规,强化主体责任,开展自查自纠。此举是对近期旅游市场乱象的及时纠偏,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发展。通过事前把价格法、反垄断法、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红线一次性亮明,既给平台划定了“不可为”清单,也起到了警示与教育并重的功能。相比事后“罚款式”执法,这种约谈能在暑期旅游高峰来临前快速降低系统性风险,减少消费者维权成本。
02.平台垄断、商家博弈与消费者困境成为乱象三重根源
陈礼腾认为,此次约谈主要围绕的价格乱象问题,主要成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平台经济特性导致市场垄断与流量霸权。平台经济具有网络效应和规模经济的特性,头部平台企业往往拥有较大的市场支配地位,头部企业掌握着大量信息,通过算法和流量分配,对市场价格有较大影响力。平台经济也存在"赢者通吃"和"算法黑箱"等问题,平台企业可能利用其技术优势和数据优势,实施价格操纵。通过用户画像和消费行为数据,形成对不同用户实施差异化定价的“大数据杀熟”行为。
(2)商家与平台的利益博弈。在线旅游链条中,中小酒店自主定价能力和议价能力较弱,高度依赖平台进行销售。佣金等成本支出导致商家通过各种手段弥补利润损失。
(3)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在旅游预订过程中,消费者往往缺乏对酒店真实价格和服务质量的全面了解,主要依赖平台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平台企业利用这一信息不对称,通过算法和展示策略,引导消费者支付更高价格,或者在订单生效后毁约并抬高价格重新出售。
03.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需平台自律 监管强化与信用共建多管齐下
郭涛建议,为促进在线旅游行业健康发展,平台要严格自律,遵守法律法规,杜绝价格乱象和垄断行为,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商家经营。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同时,完善信用评价体系,让消费者能更好选择优质商家。还要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引导企业公平竞争。此外,平台应注重消费者体验,优化服务流程,及时处理投诉,通过提升服务质量赢得市场,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董毅智表示,此次约谈标志着监管从“事后罚单”转向“事前合规引导”,平台需以 “技术透明化、规则人性化、监管协同化” 重构商业模式。短期来看,对照《价格法修正草案》开展算法合规整改,建立价格异常响应机制;长期来看,可通过信用共享(如与文旅部全国旅游监管平台数据互通)、创新让利(预售金融支持小微商家)构建行业共生生态。随着2025年《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落地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在线旅游行业将步入“良币驱逐劣币”的高质量发展周期。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