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四成日本年轻人疯迷中国!上海成新朝圣地,赴华热潮下藏着什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环球网报道显示,日本 20 多岁年轻人里,超四成对赴华旅行感兴趣,上海正取代传统热门地成新潮流。

以前提到日本人最向往的海外旅行目的地,大家想到的都是韩国、夏威夷这些地方,中国怎么突然就火了?

年轻人为啥更爱中国?

日本内阁府的外交民调早给出了答案:18 到 29 岁的 Z 世代中,41.6% 对中国 “感到亲切”,而 70 岁以上人群仅 13.2%,差距足足三倍。

上一辈日本人多经历过战后经济黄金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 GDP 曾稳居世界第二,汽车、电子等产业横扫全球,那时的日本是公认的 “发达国家优等生”,对中国的认知大多停留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阶段。

而 Z 世代自出生起,就赶上日本 “失去的三十年”,经济增速长期徘徊在 1% 左右,少子化、高龄化问题日益严峻 。日本总务省数据显示,2023 年日本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 29.1%,劳动力短缺成为常态。

反观中国,在他们的成长期里,GDP 从 2000 年的世界第六跃升至 2023 年的世界第二,这种强烈的发展对比,让年轻人对中国充满探究欲。

信息获取方式的差异更放大了这种认知差,中老年人仍依赖传统电视台,而 Z 世代通过 TikTok、社交群组等渠道,能看到中国年轻人的日常分享、城市发展视频,甚至能和中国留学生实时交流。

中国的 “硬核魅力”

日本年轻人热爱中国,首当其冲的就是让他们直呼 “异次元” 的数字化生活,这种差距在日常场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营销总监南坊泰司从上海回来后分享了他的经历:在路边摊买 3 元人民币的包子,老板直接递出收款码;去百货店买奢侈品,导购优先推荐手机支付;坐地铁时,刷手机就能进站,无需像日本那样准备 IC 卡或零钱。

更让他惊讶的是咖啡馆的 “无人服务模式”,扫码点单后,系统会精准提示取餐时间,全程看不到服务员,这种高效体验在日本几乎见不到 。日本至今仍有近六成便利店交易依赖现金,地铁购票还常需要人工窗口协助,年轻人早已对这种繁琐感到厌倦。

除了数字科技,“历史与未来撞脸” 的独特气质更戳中年轻人的审美。上海黄浦江畔的对比让日本年轻人惊叹。浦西的外滩建筑群里,哥特式的尖顶、巴洛克式的浮雕保存完好,漫步其中宛如置身巴黎或伦敦。江对岸的陆家嘴,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摩天楼直插云霄,夜晚灯光亮起时,科幻感堪比电影场景。

这种 “一步跨百年” 的体验,在国土面积狭小、城市风格相对统一的日本极为罕见。加上小笼包、生煎等美食均价不过十几元人民币,性价比远超日本同类小吃。上海的独立咖啡馆数量已超东京,各类创意咖啡层出不穷,这些都让年轻人觉得 “新鲜又实惠”。

文化输出的渗透更润物无声。东京艺术大学设计专业学生若狭谷理纱说,班里男生几乎都玩过中国游戏《原神》,讨论角色技能时能说出 “璃月港原型是张家界” 这样的细节。女生则热衷中国美妆品牌,像姿色的眼影盘因 “配色贴合亚洲人肤色” 成了爆款。

日本街头的中国元素也越来越多,新宿商圈能看到华为、小米的巨型广告牌,涩谷的潮牌店开始售卖中国设计师的作品,连便利店都新增了 “重庆小面” 速食包,这些都让中国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交流破壁垒

随着好感度提升,中日年轻人的交流正从 “好奇观望” 转向 “深度互动”,这种民间连接恰恰是未来关系的关键。

日本杏林大学教授刘迪说,他曾组织中国留学生和日本学生开展 “家乡分享会”,中国学生播放的短视频里,三四线城市的高铁、24 小时营业的无人超市、手机预约的上门美甲服务,让日本学生看得 “两眼放光”,当场就有十几人询问 “怎么申请赴华交换生”。

这种直接交流正在打破信息壁垒。现在日本的大学中,中国留学生数量已连续五年增长,2023 年达到 12 万人左右,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文化,更是真实的中国视角。

网络上的互动更频繁,在 LINE 等社交平台,“中国旅行攻略群”“中文学习小组” 等群组数量两年内增长了 40%,年轻人在里面交流旅行计划、分享中国影视剧,甚至讨论两国的流行文化差异。

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发现,参与他 “中国街头采访” 视频拍摄的日本年轻人,大多能说出 “深圳是科技中心”“成都美食多” 等准确认知,而非刻板印象里的模糊概念。

更值得关注的是年轻人的理性态度。Z 世代他们会在论坛上理性讨论 “中国新能源汽车为啥能占领欧洲市场”“中国的 5G 技术有哪些优势”,甚至有人自发反驳 “中国技术落后” 的错误言论。

上野动物园的熊猫 “香香” 回归中国时,曾引发全日本的不舍,Z 世代他们认为 “用好熊猫这类友好符号,能让更多人放下偏见”。2022 年上野动物园举行熊猫赴日 50 周年活动时,现场年轻人占比超七成,很多人还穿着印有熊猫图案的中国品牌 T 恤。

实力才是最好的 “邀请函”

这些年的变化,其实已经说明了一个大趋势:中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有吸引力。

过去大家总是谈“美国梦”,如今不少外国人,尤其是日本年轻人,却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原因很简单,中国在科技、城市建设、文化产业等方面的进步是看得见的,从高铁到电商,从小笼包到新能源车,都让人觉得新鲜、实用,还很有未来感。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形象也在悄悄转变。以前在一些外国人眼里,中国常常带着“山寨”的标签,但现在,越来越多人发现这里不仅现代化,而且独具魅力。

对日本年轻人来说,中国已经成了一个值得体验和学习的地方,来这里不只是旅游,更是一次和未来接触的机会。

可以预见,这种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真实而强大的中国,本身就是最大的吸引力。下一波“赴华热潮”里,还会有哪些让人惊喜的新发现呢?#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日媒:日本年轻人迷上“最前沿中国”

环球时报-【环时深度】在日本,为何“Z世代”对华更有好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旅游   圣地   日本   上海   中国   热潮   年轻人   世代   熊猫   小笼包   未来   旅行   认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