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脉络里,流淌着一条看不见的时间之河。当地安门的钟声再次敲响,一位忙于都市生活的年轻人,突然接到海外同学即将来访的消息——“我想看最有京味的北京。”一句话,撬开了他记忆深处那道尘封的门。童年时,他曾在地安门附近的胡同里,与爷爷奶奶度过一段质朴温暖的岁月。如今,他决定重返这座城市的文化原点,用一天的时间,踏上一场跨越时空的探寻——从地安门到烟袋斜街,从烤肉季到什刹海,他不仅要为朋友做一份攻略,更想找回那些被岁月掩埋的感动与归属……
剧情概要
《地安门往事》是一部讲述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北京最著名地标性区域地安门内外前世与今生的故事的纪录片,重点展现发生在古都历史古迹身上点点滴滴朴实无华感人的故事,以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用90分钟讲述,片中主人意外收到海外同学要来京旅游信息为引子,展开旅游攻略。他选择京城最有特色之一地标性区域地安门周边进行实地探访,并回忆儿时短暂的地安门胡同的生活。选择的场景线:地安门、烟袋斜街、什刹海、烤肉季、特色四合院酒店等。选择的内容线:历史故事、传说故事、现代版故事。片中场景由真实景象、旧影像资料、老物件、老照片、特殊线条勾勒。讲述的方式有远有近,利用时空穿越创新思维和真人实际体验方式逐步将观众带入进去,增强感加强。
影片大体分为以下三方面内容:地安门、烟袋斜街、什刹海。
本片开头主人公接到海外同学电话要来京旅游,提出由于时间有限最好能看到有特色有京味的北京。平常忙碌的工作让他感到为难,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由于父母公派出国,曾经有一段的时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地安门附近的胡同里。对那段生活的回忆,给主人公带来深深的眷念和伤感。
主人公决定亲自前往地安门附近的区域,一是探究城门内外主要景点值得旅游之处、二是追忆儿时成长怀旧的地方。由于只有一天的时间,他选择了地安门附近的胡同、烟袋斜街、烤肉季,最后来到了儿时经常玩耍的地方什刹海。
地安门探寻中重点突出了百花深处胡同传说的故事,感人至深凄凉优美的故事,升华了地安门作为历史上重要城门之一的特点。
烟袋斜街探寻中介绍了盛世时期达官贵人和普通百姓都爱光顾的店铺,传递了这条斜街一直以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点还讲述了1918年一位神秘人物曾经经常现身此处,而他对斜街的感慨更加为烟袋斜街增添了许多光彩。
什刹海是忽必烈时期京杭大运河的北段终点码头,当年就是烟花繁华之地。八百年后,积水潭的名称还在,当年的码头已经成为今日的观景内湖,但什刹海繁华更胜当年。湖水和明月见证了北京从大都到今天共和国首都的全部历程,留下的则是北京这座古城的文化基因。
主人公的感慨: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潮和创新让我们生活品质更加提高。我们不能放弃信仰、放弃梦想,一定要珍惜当下,努力执着去追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首都文化是首都发展的灵魂,地安门又身处首都功能核心区,周边众多名人故居、会馆、博物馆、四合院等静态历史遗迹和老字号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等动态发展企业交相辉映,本片通过时空转换,历史与现代结合,赋予片子厚重的使命感,增强片子给人感染力、想象力、亲和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什刹海的晚风拂过八百年的湖面,明月依旧,人间已新。站在银锭桥头,主人公蓦然明白:地安门从来不仅是一座城门,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守护者,更是一代代人记忆的容器。从百花深处的凄美传说,到烟袋斜街的熙攘烟火,从运河码头的漕运繁华,到如今金融科技与现代生活的交响——这里静藏着北京的魂,也跃动着中国的脉搏。时代在进步,城市在更新,但我们从未丢掉文化的根与梦。
这座城市用砖石写史诗,用湖水映明月,更用无数平凡而温暖的故事,编织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这一趟穿越时光的行走,不仅是一次怀旧之旅,更是一场文化自信的抵达。地安门内外,北京正以厚重又年轻的姿态,向世界说——这里,是中国。
END
编辑 | 吴雪
审核 | 王梦倩
复审 | 王文峰
策划发行机构 | 京商传媒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