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6日讯7月6日,51岁的哥罗晖又搭载了一位外地游客:“您看右前方,那座亮着金色灯光的码头,是武汉新晋网红打卡地月亮湾……”他用带着汉腔的普通话为乘客讲解,俨然一位专业导游。
大通出租车公司的“导游的哥”罗晖。郭佳 摄
“旅游遇上高温,心情多少受影响。没关系,我来当导游。”作为拥有50万公里无事故记录的老司机,大通出租车公司的罗晖一直琢磨着如何提升服务质量。
今年5月,长江大桥限速40公里的新规让行车速度放缓。罗晖灵机一动,这是推广沿途风景的好机会。于是他翻遍地方志和新闻报道,把黄鹤楼的典故、龟山电视塔建设故事、琴台的传说整理成导游词。
6月的一天,车子行驶至长江大桥的中央。司机罗晖开始向乘客介绍这座大桥的建设历程,以及当年毛泽东主席横渡长江的故事。来自广西的乘客听着听着,不禁联想到了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于是,他便轻声吟诵起来,罗晖也兴致勃勃地跟着他一同念诵。当那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脱口而出时,广西乘客情不自禁地举起手机拍下窗外景色时说:“武汉真是了不起!司机大哥水平高啊!”
高温天帮乘客心情降温,是罗晖新的服务内容。郭佳 摄
进入7月,高温天气来了,罗晖“因时而异”,收集了武汉各种水上乐园和夜游景点信息,开始推广消暑线路:途经江滩必推两江游船,“甲板上江风比空调舒爽”;路过东湖就安利沙滩浴场,“记得尝尝湖水煮湖鱼”;遇到带孩子的乘客,青少年宫水上乐园的亲子套餐信息张口就来。
不仅如此,他的手机里还存着37条“冷门避堵路线”,导航收藏夹分类标注“赏樱专线”“看灯捷径”。送商务客走长江公铁隧道,他会提醒:“注意脚下,地铁正在我们下方穿江”;遇到摄影爱好者,他会征得同意后绕行晴川桥:“这个角度拍鹦鹉洲大桥最出片”。
“服务不是按表计费,而是创造记忆点。”罗晖的出租车备有充电宝、晕车药和手绘地图。今年樱花季,他帮北京游客设计的“20分钟微旅行”,让乘客用一趟车程领略了东湖绿道、长江隧道和江汉路夜市。虽然多绕行3公里,但乘客反手就是一个赞:“这哪是打车,分明是私人定制的城市漫游。”
“出租车和所有服务行业一样,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才是王道。”握着方向盘,51岁的罗晖坦言他的心愿,让每个乘他车的外地游客都能带走一份独一无二的武汉印象。
(郭佳 通讯员刘诗雨)
【编辑:陈明】
更新时间:2025-07-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