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昌江,怎能不爱?北京游客亲笔信致谢王下乡洪水村村民

【来源:昌江发布】

近日,北京市游客王女士向海南省昌江县人民政府、昌江县旅文局发来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讲述了自己在王下乡洪水村途遇困境时,当地村民主动伸出援手、驱车数十公里将其安全送至目的地的暖心经历。信中盛赞黎乡人民的善良淳朴热忱的待客之道。这场"雪中送炭"的相助让他深刻感受到昌江旅游的温度,也为当地乡村振兴中孕育的文明乡风写下生动注脚。

感谢信深情地说

昌江县人民政府、昌江县旅文局:

你们好,我是来自北京的一名游客。4 月初在昌江旅行,得到当地一位居民的莫大帮助,深受感动,特地写信给贵单位,对在贵地旅行时遇到的好人、好事予以感谢。

2025 年 4 月上旬,我一人在贵地旅行。被王下乡洪水村的景色和黎族特色吸引,虽然几乎没有公共交通抵达,但仍决心前往。

当日是打算从皇帝洞到洪水村。路途大概 7 公里,但并非节假日,交通稀疏,叫车将近半小时叫不到。无奈之下,我决定步行前往。当天气温超过 30°,周围也没有树荫,一刻钟过后,就已经汗流浃背。这时,一位身着迷彩服、骑着电动车的大哥经过,看到我,降低了车速。我顺势说,您往前面走的话,能不能捎我一段?大哥爽快答应。大概过了两公里,到了分岔路口,大哥要去办事了,我跟他告别。我要塞给他钱作为酬谢,他说不用不用,头也不回就走了。

分别后,我接着步行,时值正午,又热又累,几度想,要不放弃吧。正在犹豫,

刚才那位大哥骑着摩托车又追上来,说,哎,天气这么热,这么远的路,我再送你一段吧。我喜出望外,又心里暖融融。这样,又顶着大太阳,这位大哥接着送我。

又过了 20 来分钟,到了洪水村和另一个村的分叉口。我想,已经很麻烦这位大哥了,剩下的我自己走吧,就下了车。结果大哥说,我把你送到地方吧,前面在修路,不好走的。

就这样,一路七公里,烈日当空,上坡下坡,这位大哥一直到把我送到洪水村门口。我感觉到非常麻烦这位大哥,再次表示一定要予以酬谢,但这位大哥都坚决不收。分别前,大哥还说,你回来可能也叫不到车,这样,你记下我的电话,如果你下午回来叫不到车,给我打电话我来接你。大哥的善良、义举,让我深受感动、震撼,当时脑中涌出一个想法,我一定要将这样的好人、好事,让更多的人知道,我务必要留下这位好心大哥的姓名。在我再三询问下,大哥腼腆告诉我,他叫张建平。

这位素不相识的大哥,把自己的事情暂时放下,在 30 度的高温下,花费近一个小时时间把一名途遇困境游客送到目的地,还有再花费同样的时间回程。而且,预见到这名游客回程可能遇到同样的困难,甚至主动提出帮忙再接送这名游客一次。

而在这过程中,他拒绝任何报酬,并不求任何回报。我深深的被震撼:这是什么样的心灵?是什么样的土地,培养出这么善良、淳朴、有情有义的村民?这同我在北京、国外生活的环境有着极大的反差,我甚至为我和周围同我一样惜时如金、所谓的理性人而感到惭愧。

这次在海南旅行,游历了 6 个城市,其中昌江印象最深、也最偏爱。不仅因为优美的景色,多元的民族,更因为这里有善良、淳朴、真善美的人们。这种朴素的真善美,让人难以忘记、任何一个时刻拿出来回忆,仍旧充满感动、温暖。我想,我日后一定会再回来昌江,带着更多的朋友、亲人,因为这是一个太“值得”的地方。

在下笔拙,愿感激之心能弥补一二。最后,想对以张建平大哥为代表的昌江黎族自治县同胞们再次表示深深的感谢,也祝愿昌江县在贵单位的带领下,越来越好!

王女士

2025 年 4 月 18 日

来源:昌江旅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3

标签:昌江黎族自治县   洪水   亲笔信   游客   感谢信   真善美   淳朴   北京   大哥   善良   来源   旅行   旅游   昌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