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有望诞生“第二个苏州”,未来有望成特大城市,发展势头强劲

常州也被叫做“龙城”,这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处于江苏省南部,长三角腹地,和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离相望,常州是长江文明,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用过延陵,毗陵,晋陵等名称,隋朝才正式叫常州,到2023年为止,常州下辖5个区,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大约538.6万,这座城市兼具古老与现代,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旅游城市,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经济活力都值得深入认识。

区位优势上,常州地处长三角中心,与苏州、无锡组成苏锡常都市圈,是连接上海与南京的重要枢纽,常州东靠无锡,西临南京、镇江,南接安徽宣城,依托沪宁产业带、沿江产业带,接受上海经济辐射,常与上海、南京相距相近,长江航道、沿江公路使常州在“1小时经济圈”内享受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与长江经济带实现联动,这样的区位优势让常州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参与全球制造业分工时具备先天条件,也让常州在苏南地区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常州的经济发展有着强劲的上升势头,2024年,常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13.6亿元,踏入“万亿GDP城市”行列,经济增速为6.1%,产业结构不断改良,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7:47.5:50.8,第三产业占比过半,常州把自身定位为“国际化智造名城”,新能源产业成为主要的增长极,产业规模超出8500亿元,整车产量接近80万辆,被叫做“中国新能源之都”,智能装备,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贡献度达90%前,民营经济占比将近70%,市场主体活跃,充满创新活力。

常州交通网络发达,有诸多立体优势。在铁路层面,常州站和常州北站是关键节点10万多人次。公路系统以沪宁高速、长深高速等连接国家干线网络,增强与长三角城市群陆路联系,航空方面,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有众多国内航线,年旅客吞吐量超450万人次,并持续扩大国际货运职能,水运依托常州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和京杭大运河,年吞吐量超1.2亿吨,城市内部地铁5号线和6号线正在建设中,以提升公共交通效率。

高等教育给常州发展输送了人才,常州有11所普通高校,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等应用型院校,常州科教城,这里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这些高校看重产学研结合,同本地企业联手创建产业学院,每年造就出2万多名技术人才,新能源,机械工程等专业正好对口地方产业需求,常州还用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引来外面的创新团队,帮助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研发上的冲破,形成“产教融合”的良性循环。

旅游资源属于常州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常州存在不少国家级旅游景区,春秋淹城旅游区围绕三城三河遗址,天宁禅寺乃江南佛教名刹,溧阳天目湖则融合山水,温泉,竹海,主题公园像环球恐龙城和环球动漫嬉戏谷,把现代科技同娱乐体验融合起来,每年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茅山道教圣地,红梅阁等历史遗迹,加上瞿秋白故居等红色文化景点,共同形成起多元的旅游体系,这些资源一方面带动了消费,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城市文化影响力。

常州的发展轨迹和苏州有些类似,都在长三角区域,都有制造业基础,都承接上海的辐射,但常州更看重新能源产业的聚集和创新,而且通过“532”战略巩固长三角中轴枢纽地位,虽然和苏州的经济总量还有差距,但它的增速较快,特色产业布局,是江苏区域均衡发展的一处重要支点,以后常州要想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里占据更中心的位置,就要把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扩大对外开放,吸引高端要素资源。

常州想不想成为江苏的“第二个苏州”,不光看经济数据追不追得上,关键在于能不能一直激活产业创新、加强区域合作,你对常州下一步发展有信心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旅游   苏州   江苏   势头   强劲   未来   城市   常州   产业   上海   南京   新能源   长江   制造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