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使儿童医院王玲主任在日常门诊工作中,我常常看到家长们一脸无奈地倾诉:“孩子总是坐不住,还特别爱捣乱,老师隔三岔五就找我,我想着等孩子长大懂事就好了。” 然而,家长们有所不知,如果 6 岁以上的孩子频繁出现以下这些情况,那一定要高度警惕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切莫再用 “调皮” 来掩盖潜在的问题。
患有 ADHD 的孩子,注意力往往很难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上,可能短短 5 分钟,他们就开始玩起橡皮,或是望着窗外发呆。写作业时更是状况百出,频繁起身喝水、上厕所,对于那些简单的题目,也常常漏题,或是看错数字,比如把 “+” 看成 “-”。他们的书包和书桌总是杂乱无章,经常丢三落四,不是忘带作业本,就是找不到文具。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成绩,也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除了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也是 ADHD 孩子的典型表现。他们坐在椅子上时,会不停地扭屁股、晃腿,甚至直接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动。在排队时,他们很难忍住不插队,别人说话时,总是迫不及待地打断,喊着 “我知道!我知道!” 做事更是不考虑后果,比如在教室里肆意跑跳、推搡同学。这些行为不仅干扰了正常的秩序,还可能对孩子自身以及周围同学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使得孩子在社交中面临困境,同学们往往不太愿意和这样的孩子一起玩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行为并非只在学校出现,在家里同样会频繁发生。例如吃饭时坐不住,看电视也频繁换台。而且,这些症状持续时间通常在 6 个月以上,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社交。在学习方面,成绩长期处于中下水平;在社交方面,由于他们的多动冲动行为,同学们都对其避而远之。
曾经有一位 8 岁的男孩,因为 “上课捣乱、作业拖拉”,老师多次向家长投诉。起初,家长以为孩子是 “故意叛逆”,便经常打骂孩子,结果导致孩子越来越自卑,甚至抵触上学。后来,家长带孩子前来检查,最终确诊为 ADHD。经过药物配合行为干预,仅仅 3 个月的时间,孩子上课走神的次数明显减少,作业完成时间也从原本的 3 小时大幅缩短到 1.5 小时,并且还能主动和同学一起玩游戏,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
ADHD 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交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类似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早识别、早干预,才能够帮助孩子少走弯路,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顺利。希望家长们都能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