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鸟野凫天意绪
林泉深处若相随
——(清)郭柏苍《游笺经台至古岭》
清风掠过山巅,薄雾轻笼古厝
柳杉静守千年
这就是福州东郊的避暑胜地鼓岭
享受鼓岭
不但是福州人的福利
更是外地游客性价比极高的选项
从福州市区出发
半个多小时就能抵达鼓岭
车窗外,山风渐起,带来草木清香
仿佛一键切换到清凉世界
即便是大中午
这里也可以不开空调
甚至睡个午觉都要盖一床薄薄的被子
摄影爱好者王伟
有空都要来鼓岭转一转
他最爱雨雾中清凉的鼓岭
几步外便是一团柔雾,朦胧如纱
高空、低空、平视、
仰视、长焦、中焦、特写
从多个角度记录的云雾光影的变幻
先来到鳝溪入口山门
从鼓岭古道拾级而上
接浦柱森林游步道,赏柯坪水库风光
到柳杉王公园
经环柱岗顶游步道,游柱里景区
登观日台,望闽江入海口
他说:“全程下来,全身通透。”
骑行爱好者李家春
喜欢从鼓山景区
沿“最拉风公路”前往鼓岭度假区
沿途古木参天,凉风相伴,
腿脚蹬得酸痛,眼里美不胜收
真是“累并快乐着”
如果只是纯玩
那就看花吧
春日流苏雪满枝,夏日绣球花绚烂
秋日枫叶红浪漫,冬日梅花暗香动
在长田溪花谷
粉色的婉约、白色的圣洁
蓝色的清新、紫色的神秘……
看着看着
想到自己是个“探花”了,岂不得意?
鼓岭民宿很多
上了鼓岭,小住一两晚是常态
租房住上一两个月也别有意味
大学退休教师陈登夫妇,每年都会到鼓岭找家民宿住上十天半个月。
他喜欢在鼓岭的各种西式老别墅间漫步,体味悠远的历史感。
他们修建了别墅、教堂
医院、邮局、泳池
形成了具有异国风情的国际社区
至今老街上还留存一批老建筑
每天清晨,陈登都会沿着鼓岭老街散步。
在企头顶看看那口“外国本地公众水井”,来到村民家门口和纳凉的老人聊天喝茶,听他们讲述百年前发生在鼓岭的各种故事。
有时,他也与爱人在别墅的石头阶梯小憩,顺便留下几张合影。粗壮笔直的柳杉和古老的石屋,构成独特的古朴之美。
鼓岭的古厝
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推开门窗
仿佛能听见百年前的欢声笑语
古董钢琴、西式摆件、留声机……
▲鼓岭老洋房
老物件散发着时间的光泽
青石墙的纹理、木窗格的雕花
似乎仍保留着当年的气息
让陈登夫妇流连忘返的
还有的鼓岭美食
这就不得不说“鼓岭四宝”了——
亥菜、萝卜、地瓜、佛手瓜
亥菜像韭菜而不是韭菜
是鼓岭特有
▲鼓岭亥菜 陈宇辉/摄
早年,外国传教士在鼓岭避暑,从国外带来了这种美味的蔬菜,还送给山民栽种。
山民就用外国人碰面常说的“嗨”来叫它,于是就有了“亥菜”这个名字。
亥菜炒蛋是鼓岭人餐餐必吃的一道菜,它比韭菜炒蛋更香,而且没有韭菜的腥味儿。
陈登曾经把亥菜带到山下种植、烹饪,但做出的味道始终不如山上,唯一的解释只能是鼓岭的水土更优。这些年,有不少人为了这一口菜专程上山。
鼓岭的萝卜
水分比山下的充足,也更甘甜
厨师黄火平数十年来专攻鼓岭菜,有独家秘方调制的卤汁,专门用来烹饪萝卜。
一个个切成拳头大的萝卜,在山下并不起眼,在黄火平手里却成为难得吃到的美味。
到了鼓岭
入乡随俗吃个瓜
地瓜松、甜、不结块,佛手瓜爽脆多汁,妥妥的农家风味。
许多家长有意外的惊喜,孩子在家里吃饭,顿顿要催促“快吃呀”,到了这里却要提醒“慢点慢点,别噎着”。
如果你想吃得“豪华”一点
也可以尝尝“鼓岭十大碗”
传统糟羊肉、古堡牛排汤、鸡太平泡线面等等,听这名字就知道“有料”。
达夫猪手,则以郁达夫先生命名,让人忍不住想一探其中典故。
至于松茸烩西施,你大概不会想到,这里的“西施”指的是豆腐。
一杯鼓岭红茶或茉莉花茶
再往茶里倒入一盒牛奶
这是百年前鼓岭上
外国友人爱喝的下午茶
而陈登更喜欢冷泡的茉莉花茶
在鼓岭大梦书屋二楼
拿一本书,饮一杯花茶
一天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