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自古商贸发达,经济繁荣。唐江墟原有大大小小30多条街巷,把大街小巷走一遍,你也就是唐江通了。名字太多记不住,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新街上、新唐江路、盐街上、油行墈上、打铁街、瓷器街,巷子有新菜市场、茶亭角、高门楼、席行子、长巷子、十间店、脚头坝、大地背、灰院子、豆子行、七间店。下大街、石板头、马路边,还有老牛岗行、荸荠行、码头下、老猪条行、塘头上,以及老菜市场、布行里、零布行、扁担行、花生行、轿行里、盎罐行、土围里等等。
留住乡愁先要记住地名,否则乡镇拆迁之后,乡愁只剩愁。今天我们说说盐街上,当年的唐江“上海滩”。
盐街上街南面连接新街上,正对七间店巷口,北至高门楼和茶亭角,东面由长巷子连通打铁街,长约210 米,早年此街商品琳琅满目,号“杂衣街”,建国后专供食盐交易,更名为“盐街上”。
因水而兴的唐江七间店显然是满足不了南来北往、西进东出的市场需求,更多商铺从七间店巷口笔直延伸,售卖日常生活用品用具、涵盖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酒肆茶馆钱庄镖局、烟行赌坊青楼会馆,顺着骑楼木屋板房接二连三、遍地开花。挑夫脚力、纤夫船工,商贾吏卒、士农学商,路过大墟场唐江,必定要来此街歇一歇逛一逛。
一时间,这里便成了赣南墟场最热闹的打卡点,只可惜古时没有网红,没有留下熙熙攘攘的景象。赣南山高水长,山洪暴发常常淹没其他墟场,唯独唐江集市地势高耸,不受内涝水患影响,连年太平,得名太平墟,于是,凡是过往唐江的凡夫俗子都要去石板头沙角庵烧一柱香,以虔诚的心加上零碎银子许下往后余生,从此平安。闭眼磕头时不敢正视神案,也无所谓磕拜的是哪路神仙,心诚则灵信则有,求财得财,求子得子,求离婚得离婚。
仪式感很强,接着逛唐江。从石板头一路向北,卵石路面车水马龙,斗笠蓑衣人头攒动,骑楼老街店铺货摊,唐江墟货物交易分行划市,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五股拉杂”一定能在杂衣街寻找到,大家也习惯来杂衣街见见稀奇古怪的东西,有的逛街吃饭看戏剧,有的兑换碎银找商号,有的走亲访友找会馆,有的纯粹茶酒阿鼻烟,有的直奔长巷子逛青楼找相好……于是,流氓地痞无赖混混,好吃懒做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的江湖就形成了,堪称唐江“上海滩”。我在做导游的时候,客人听说我是唐江的,私下和我交流说“自古唐家赤子多,”我也只能笑一笑回应。
钱财不可外露,逛街小心扒手。唐江逢圩日几万人拥挤,擦肩而过的不一定是缘分,而是小偷小摸,被偷盗骂赤子多能理解,毕竟都是血汗钱,难保纨绔子弟吃喝逛青楼花了不少钱,还有醉汉惹寡妇折了不少银子,回家不好交差,只能编造“唐江赤子多”的谎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多的地方江湖险恶。
你便能理解,为什么买主在摊位前掏钱包时,总是东张西望左右观察,他们不是探寻金莲是否开窗,而是怕被小偷盯上。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你要是敢当众掏出支票一叠,足银一两,你就是这条街最靓的仔。
清政府“一口通商”闭关政策,激活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内陆通道,唐江的集市街巷爆发式增长,杂衣街便开启了她的传奇人生,直到1922年拓宽到7米5,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民国28年(1939年)中国农民银行在唐江镇日升路(今盐街上)设分理处;民国30年(1940年)12月12日,江西裕民银行赣县支行派夏宗广来唐江日升路设汇兑所。民国32年(1943年)11月1日,南康县银行在唐江日升路设立办事处,主任左筱平。
1949年6月,江西省银行唐江盐街上汇兑所升级为唐江办事处。7月,江西省银行南康办事处和唐江办事处,因通货膨胀,金融危机,无法维持而倒闭,员工遣散。8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赣州支行派毕伯如、郑水生、索鸿淼来唐江接管中国农民银行唐江办事处,筹建中国人民银行唐江办事处,直属赣州支行管辖,首任主管毕伯如。这是南康第一家人民政权下的银行。
1956年6月,成立县药材公司,各种药材药酒均由药材公司经营。办公地址设在唐江镇盐街上。1980年12月10日,人民银行在唐江盐街上兴建唐江储蓄所和职工宿舍。
2020年7月,石板头、盐街上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街区。
二楼不见潘金莲,回头一望已千年
唐江生活,处处可见
货摊还在,孤独求败
点燃记忆,回味过去。老表,搞一筒生烟来。
五股拉杂,麻给都有。
三天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唐江唐江,钱用桶装。
民国风,吹起你的秀发,吹歪我的头套。
万事亨通,和气生财,大户人家万和号 。
旧貌变新颜
(持续更新《唐江生活》,欢迎关注转发点在看,你的评论是我日更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