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小满,立海河桥头,看漫天彩霞,心潮悄然涌动。
已是初夏时节,海河畔的傍晚来临,夕阳西下,微风䢂拂。
民族风情园的广场上,支格阿鲁的塑像已矗立二十余年。空地上,在彩霞中的—群舞者,随着音乐节拍起舞,广场前的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来来往往。
每到冬日时,广场是晒太阳品若的好去处,夏日时,又是乘涼享受微风的好地方。
今日小满,西边的天际,云彩变幻,色彩由淡变浓,渐渐地变得梦幻一般。天光照着地面,天幕恰似背景,民族特色的碉楼映入眼帘,值得细细品味。
远山簇拥着晚霞,色彩瞬息万变,让你目不暇接,眨眼间就是另外的景象,犹如一幅印象派的作品,它却是流动的。
视频加载中...
招头望天,头顶是淡蓝,接近彩云,有了一点灰色和淡紫,这是自然渐变色。西方山巅处,正是一片高光,当它变淡又变深的时候,夜幕就会缓缓拉上,留给四处的华灯绽放。
云彩追随着落山的夕阳,依依不舍,要让阳光染上金边。在夜幕降临前让自己璀璨,再溶入小满夜色的怀抱中。
霞光四射的西边天际,留住了时光的脚步,把灿烂留在了人世间。
月城之南,海河之滨,春夏秋冬,美轮美奂。随季节变幻,会有日月同辉的景观,月亮会从东边升起,也会夕阳西下时,借着余晖,挂在西天。建昌的晴日多,这景观时常出现,这里的人们也习以为常,不会觉得惊奇。
小满的日子里,柳枝轻摇,傍晚时分会褪去了阳光里的燥热,四周升起了阵阵凉意,海河畔尤其明显。昨夜曾洒下阵雨,白天又是骄阳,告诉人们夏天已来临。
西昌的天气就是这样,升温很快,夕阳落下,清凉袭来,年平均气温约十八度,当仁不让地号称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
初夏的夕阳,能带给人一种莫名的感动。在孩童的时代,正是人生最活跃的时候,小伙伴们会玩捉迷藏;或者去捉鸣叫的昆虫:去攀折长出的柳枝,盘成一个圈,戴在头上,感觉自己成了一个勇敢的侦察兵。
今晚的彩霞好美,无风的水面恰似一面镜子,彩霞倒映水面,慢慢变幻。从耀眼的金色嬗变成紫檀色,变得很快,也就几分钟时间,彩霞有了浅灰色。伫立海河桥头,周围的建筑和景观变化很大。
海河在2000年之前没有修缮,水岸曲折,四周是农田,桥头有一家缫丝厂。现在河岸两边是健身步道,种植有蓝花楹、紫荆花和三角梅,每个时段都给人以不同的美丽。
小满的夕阳和彩霞给人以别样的韵味,气温再高一点就到了夏收时节。
站在桥头,转过身来,东南天空的云彩尤为壮观。海河一号的高楼相比空中的云彩,显得袖珍而玲珑,阳光把云彩浸染,一点点变幻着色彩。这建筑算周边的高楼了,遮住了泸山的翠峰。以前走过桥去,就是山脚,有公路通往山里,名叫乌龟塘。自从疫情时期发生了山火,道路封闭,己几年未上山去。
海河旁的泸山给人太多的亲近感,难以忘怀。上世纪70年代,父母在长安农机厂短暂工作,住处离海河边不远,十多岁的大哥会上山砍柴;十岁的大姐要在周边农田菜地边扯兔草;大家一起去海河里放鸭子。生活清苦,大家不以为然,苦中作乐,充满了童趣。小满之后,四周全是稻田,大哥会带上黄鳝夹,手电和桶,来到稻田的埂子上,去夹水田里昼伏夜出的鳝鱼。
那时我仅几岁,有点记忆了。只记一次从海河边经过,汇入海河的小河沟成了一个个小池塘,从小路经过,会惊吓小塘里成群的泥鳅,它们钻进土里,泛起阵阵小小的涟漪和翻腾的泥花。
视频加载中...
小满之后,气温升高,天气变热了,草木生长得又快又茂盛。
二OO二年的国庆和州庆来临,海河畔的民族风情园建好,每天傍晚,热闹非凡,儿子有七岁多,会和我们来到园中游玩。买点鱼食,投喂池中的大金鱼,孩子们非常兴奋,鱼儿成群,挤靠岸边,张大嘴巴,等候小朋快乐地投喂。
2002年期间,风情园群雕处,儿子和他的表弟。
泸山经过几年的恢复,又披上绿色盛装,逐渐抹去山火的伤疤;当海河的水关起来后,微风阵阵,杨柳依依,正是天热后,乘凉散步的极佳去处。
站海河桥头 ,环顾苍穹,彩霞褪色很快,夕阳回家了,我把小满的美景用相机定格,永远珍藏在温柔的心房。
小满,你好!
小满,再见!
视频加载中...
记于春城路市图
更新时间:2025-05-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