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和长沙,一场完美奔赴

如果问,广州人最爱去的外省城市是哪里?长沙,一定榜上有名。

原因很简单,这是两座被1000万湖南籍广东人用乡愁连接的城市。在广州的外省人口中,规模最大的也是湖南人。

广州和长沙,两个省会城市,一个在珠江口守望湾区风云,一个在湘江畔激荡千年文脉。一个正迎来“湾区共舞”的十五运,一个正接过火炬准备2029年的十六运。

湘江和珠江,血脉相连,水系相通。当珠江的风,拂过湘江的水,一场跨越数百公里的对话,正在发生。

“十五运·十五城”系列活动长沙站

1925年,青年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写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首震慑人心的《沁园春·长沙》,至今已正好一百年。

他也曾写下对体育事业的指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2025年,广州与长沙,以体育为纽带,以体育为媒,完成了一次意味深长的交接。

9月23日,橘子洲头江天暮雪文化园,粤语金曲《海阔天空》随江波响起。这里是“十五运·十五城”系列活动的收官之地。

“十五运·十五城”系列活动长沙站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马栏山,强调文化和科技融合。如今,大湾区的“科技+体育”经验,与长沙的“文化+体育”基因,再次完美接洽,碰撞出新的可能性。

十五运之城和十六运之城,历史、文化、经济、体育的缘分不断加强。

湖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熊倪评价,两届全运会承办地之间这样深度的协作,过去从未有过。

这场互动,不只是一次赛事承办地的轮换,更是两种城市气质的深度对话。这场对话的意义,远超体育本身。


超越时空的“对话”

体育天然具有连接力。而任何当下的紧密互动,其背后是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

当广州与长沙因全运会而紧密相连,回望历史,不难发现,这场对话并非偶然。经济和文化联通的第一步,是交通的连接。

一条粤汉铁路,早把两地的经济与文化紧紧连在一起。

这条全长约1100公里的铁路,其中近60%里程贯穿湖南,曾被喻为“湖南人之生命线”。

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通车后,不仅改变了湖南的物资流向,更为湘粤合作埋下了种子。

当年的粤汉铁路起始站黄沙车站,如今已变为厚重壮美的广州铁路博物馆/图源:广州日报

在此之前,湖南的物产大多走水路运往汉口,再转运各地。铁路开通后,湘米、茶叶、矿砂、生猪等,得以高效运往广州出口。与此同时,广州的洋纱、洋布、煤油等工业品也涌入湖南市场。于是,广州的米粮商、猪行纷纷到长沙等地设立庄号。湘粤之间的经济联系因此空前增强。

从宏观历史回到具体生活,将镜头拉近,聚焦城市的街巷,这场交流有了更具体的形状。

街巷,是宏大叙事之外,普通人最真实的生活现场。要了解一座城,不妨先走进它的街巷。因为那里往往蕴藏着最真实的城市性格与文化内涵。

正如长沙作家何立伟所言:“北京人谈胡同,上海人谈弄堂,长沙人呢,自然谈的就是街巷。”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街巷文化独树一帜,看似平凡,却深藏故事。仔细端详任意一条长沙老巷,“都大有文章”。

长沙太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子良 摄

长沙街巷的肌理中,蕴藏着湖湘文化的基因。作为湘江流域的南北文化节点,长沙自古便是战略要地与思想中心。

清末民初,岳麓书院周边的学馆、茶肆是青年们讨论时政、交流思想的空间。这种以学术、士绅与地方治理为核心的传统,塑造了长沙内敛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坐落于老城南部的太平街,是“老长沙”的缩影。走进太平街,能感受到临街的繁华,也能体验巷尾的静谧。

这里是“屈贾之乡”的文化源头。茶馆、书店散落其间,历史感和商业气息并存,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理念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那么,它和广州的街巷又有何异同?

广州的街巷,与江河贸易息息相关。这座拥有2000多年不断代历史的名城,街巷之中,写满了开放与务实。

广州老城区保留着的麻石街巷/南风窗 郭嘉亮 摄

明清时期,珠江江面变窄,催生了新的街巷形态。至今,广州老城区还保留着不少麻石街巷,其中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麻石街有13条。这些用花岗岩铺就的古老路面,连接着历史建筑,也承载着最地道、鲜活的市井生活。

长期的商贸、航运与外来文化交汇,塑造了广州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它不事张扬,但内涵丰富。

长沙和广州,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生长路径,却都在街巷这一微观的城市单元里,找到了安放历史、文化与日常的方式。


“幸福”底色

如果说,历史的宏大叙事构成了两座城市连接的骨架,那么市井生活,则为其填上了血肉。

长沙和广州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幸福城”。长沙和广州,都数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份幸福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来自两座城市在发展中对“人”的持续关注。

这份幸福感的底色,首要便是“包容”。

广州的包容不必说,这里自古就是移民城市和通商口岸,开放是其与生俱来的基因。在这里,看人不看着装,即便是一身背心加拖鞋,也会得到平等、热情地招待。无论是远道而来的朋友,还是初露锋芒的新事物,都能在这里寻得一方天地,免受无谓的审视。

广州是座充满松弛感的城市/陈忧子 摄

而长沙的包容,则源自其骨子里的热情。如果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最能让年轻人“上头”的城市,长沙必定名列前茅。

作为中部地区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之一,长沙以“不排外”的氛围接纳着四方来客,让他们快速找到归属感。

包容,不仅促进了人口的自由流动,更催生了城市中那股浓郁而温暖的“烟火气”。这一点,最集中地体现在两座城市高度发达的“夜经济”上。

夜晚,是城市从工作模式切换到生活模式的时刻,是一切回归生活属性的开始。一个城市的夜晚有多活跃,往往就代表着它的市民有多懂得生活。

根据《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长沙与广州的夜经济,常年位居全国前列。

广州的夜,有珠江夜游的璀璨,更有无数藏在大街小巷里的大排档和深夜食堂。一碟干炒牛河、一锅生滚粥,都能抚慰从写字楼走出的白领,也能慰藉劳累一天的工人。

广州琶醍夜景/图源:图虫·创意

广州的夜经济,如同它的城市性格,包容且层次丰富。这里,既有国际化的消费场景,也照顾最日常的市井需求。这是一种悠闲、淡定的生活情趣。广州人一方面头脑灵活,敢为人先,另一方面,又懂得善待自己、享受生活。

长沙的夜,则是另一番热烈景象。

这是一座声浪喧嚣的城市。夜市摊主的吆喝、解放西的酒吧文化、网红打卡点的人流,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高分贝”的生活。

麻辣小龙虾、臭豆腐的香气弥漫街头。以文和友、茶颜悦色为代表的新消费品牌,更是将长沙的夜经济从单纯的餐饮消费,提升到了文化体验的层面。

在长沙五一商圈,每隔几百米就能看到一家茶颜悦色/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子良 摄

长沙最动人的部分,不在于它制造了多少网红爆款产品,而在于它真正地把“追求快乐”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并让生活于此的人都能感受到。

一个“闲适”,一个“热烈”,看似不同,内核却高度一致:珍视“生活”本身。两座城市都重视生存,更重视生活。那些饮食与休闲的日常,为生活增添了滋味与温度。


“破”与“立”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广州和长沙的接力,从来不是临时起意。它们无疑都是互联网时代里,当之无愧的“流量”之城。节假日的人潮汹涌,社交媒体上的“打卡”热潮,是它们共同的现代景观。

如果你在广州的早茶店里听到湖南话,在长沙的夜市上看到粤A车牌,别惊讶。这不是偶然。时至今日,还有超过1000万名湖南籍人在广东省工作生活。在湖南,也有大量广东人的身影。人,是连接两地的最鲜活的纽带,也是两种文化交融的亲历者。

广州超级文和友/图源:图虫·创意

长沙与广州的城市叙事,在不同的时空里不断产生共鸣。两地的文化并非孤立发展,而是相互交融。它们都坚持以人为本,也都凭着“敢为人先”的劲头,走出了各有特色的发展路径。

借助全运会的契机,两座城市的交融更进一步。在“十五运·十五城”活动上,广州和长沙的青少年代表,用粤语和长沙话共同朗诵《沁园春·长沙》。这不仅是对百年经典的回望,也是两种地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和谐共生。

两座城市都敢于创新,勇于行动。在历史的舞台上,它们留下过震耳欲聋的声音。但历史的厚重,没有让它们变得老气横秋,反而沉淀为一种坚韧和担当。

在体育赛场上,运动员需要爆发力,也要有持久力。两种体能结合,才能在更长的比赛里占优。

城市发展也一样。一个城市要能容纳短期热度,也要有长期的承载力,才能形成既有活力又稳定的城市生态。

两座城市都懂得如何吸引关注,但更追求长久的发展。体育,正是一种促进社会融合的有效方式。有规律的体育参与,能有效打破不同群体间的隔阂,构建起人际信任。在共同的运动中,人们习得规则,培养出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城市一分子”的身份认同感。

如今,这场全运会的交接,把两地延续百年的内在联系,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广州塔“出差”长沙的创意,到两地大屏隔空传递“全运火炬”,再到寓意好运接龙的龙舟交接仪式,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巧思。这些做法,成功地将虚拟流量转化为实际人流,让城市合作成为公众可感知、可共鸣的故事。

广州塔“出差”到长沙

展望2029年,长沙将承办第十六届全国运动会。那一年,也恰逢新中国成立80周年。这届全运会,将不仅是湖南综合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将成为“双城合作”模式的一次成果检验。

十五运结束之后,广州也将为长沙十六运提供场馆、服务等全方位的协同支持。这种合作是具体而深入的。它们分享的不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愿景。

体育精神与城市精神在此交汇,其实质是一场关于城市本质的探索。这种共鸣的最终意义,是为中国城市提供“和而不同”的发展思路。

珠水长流,湘江不息。两座城市的对话,还在继续。



作者 | 韦欣度

编辑 | 张来

值班主编 | 吴擎

排版 | 八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旅游   长沙   广州   完美   城市   街巷   文化   湖南   湘江   全运会   体育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