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国庆中秋假期进入第二天,全省文旅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旅游消费活力持续释放。据省文化和旅游厅监测数据显示,重点景区接待人次显著增长,旅游演出市场表现亮眼,公共文化服务惠及群众近80万人次,文旅融合成效显著。
重点景区人气旺,智慧监管保安全
国庆假期第二日,全省重点监测旅游景区中,咸阳袁家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榆林古城、延安革命纪念馆、咸阳龙泉公社等景区接待人次位居前列。据统计,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团2943个,同比增长10.5%;组织国内游组团737个,同比增长10.3%。
为应对客流高峰,省文旅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共发布6次客流预警,涉及华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城墙、咸阳博物馆、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确保游客游览安全有序。
旅游演出市场火爆,文化消费潜力释放
假期期间,多场旅游实景演出成为文旅消费新亮点。《长恨歌》演出4场,观众达0.96万人次,收入298.21万元;《驼铃传奇》演出11场,观众2.5万人次;《西安千古情》演出17场,观众3.6万人次;《复活的军团》《赳赳大秦》《无界·长安》等演出也吸引大量游客观看,文化演艺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公共文化服务普惠,非遗活动受热捧
全省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活动1481场,同比增长16.5%,惠及群众约78.96万人次。“三馆一站”服务总量达31.78万人次,同比增长15.31%。非遗活动成为假期亮点,共举办268场非遗相关活动,包括市集、展演、手工体验、进景区等形式,总参与量突破73.5万人次,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文旅活动特色鲜明,惠民措施激发消费
各地推出系列文旅促消费活动,如西安市打造“8号公路”联盟大市集,榆林市举办首届长城美食周,渭南市推出“看戏曲 游渭南”消费补贴,铜川、咸阳、商洛等地推出门票减免、消费券发放等惠民政策。省文旅厅协调铁路部门增开旅游列车250余列,扩大夜间动车开行,实现“昼游夜行”,提升游客出行体验。
执法监管有力,市场秩序井然
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1316人次,检查经营单位644家次,现场整改安全隐患27个。假期第二天共受理旅游投诉24件,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文旅市场秩序良好。
媒体聚焦陕西文旅,正面报道占比高
省文旅厅构建多层次媒体宣传体系,央视、新华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陕西假日文旅市场。监测显示,假期第二天全省共监测到文旅相关信息26,075条,其中新闻报道3232条,网民信息22,843条,以正面评价为主,展现陕西文旅良好形象。
国庆假期第二天,全省文旅市场在安全、服务、供给、宣传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呈现出“热闹、有序、惠民、高效”的假日文旅新气象。(记者 张莉)
编辑/董明洁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