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秋光正好!去大同乡村开启惬意之旅~

当艺术与乡村进行绝美邂逅

当宁静与美好写满诗意田园

当回忆与情怀漫过难忘岁月

趁着绝美秋光

可以开启一场惬意的乡村之旅

……

日前,记者走进平城区白登山街道马家小村、马军营街道小石子村、马军营街道阳和坡村,在层林尽染的秋景中,探寻乡村文旅融合的新路径,感受文旅发展的新景象,触摸乡村振兴的鲜活脉动。

马家小村

走进马家小村鹿苑国际文化艺术园,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精彩的艺术展览与乡村文化巧妙结合,不仅给人一种传统乡韵与现代艺术碰撞出的奇妙火花,还让人沉浸在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惬意氛围中。

参观完展览,一座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的一个艺术空间“平城魏碑实训基地”分外引人注目,独具底蕴的展览和丰富体验不仅为参观者搭建一个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文化桥梁,而且让人们进一步感受平城魏碑魅力,体悟多元文化交融。

一件件精美的陶艺作品,展现着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凝聚着无限创意与表达;火山石雕刻更是通过“非遗+文创”方式,把北魏文化、民俗文化、火山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步入北魏民俗文化街,多样展示不仅让人进一步加深对大同的了解,而且尽展古今交融与民俗风情的无限魅力。

“近年来,马家小村依托深厚文化底蕴,通过精心规划与建设鹿苑风景区、北魏民俗街、魏唐陶艺制作中心、北魏鹿苑文创园区等文化旅游项目,不断丰富旅游景观,提升游客体验,并通过举办系列活动,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让古老乡村焕发生机与活力,希望越来越多的游客能够走进马家小村,感受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别样魅力。”马家小村党支部书记张凤银说。

小石子村

充满北魏建筑元素的牌楼、商铺林立的街市,仿佛让人穿越一般,沉浸式感受街景中的独特风韵。

位于中心位置的林苑阁恢宏大气,四座拱门承明门、泰常门、崇光门、太和门均取自《魏书》,不仅寓意美好,而且极具韵味。再看周边店铺,既有文创产品的创意表达,也有木兰文化的集中展示,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欣赏。

沿乡间小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稼穑躬亲农耕研学教育基地,尽显传统农耕文化的厚重以及传承农耕文化、培养优秀品质的重要性。继续向前,便抵达民宿区,只见墟里、栖迟、鹿鸣、溪居、山舍等院落错落分布,在绚烂秋景与清新空气中,尽显雅致诗意。

坐落于村内的通光寺,西傍雷公山,北倚天明山,南临山溪,拾级而上,不仅视野开阔,还能听溪水潺潺、赏长城烽燧,寺内的碑记更是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不少游客畅游其中,在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恬静的田园生活中尽享悠闲时光。

阳和坡知青大院

知青宿舍、供销社、食堂等建筑错落分布,青砖铺就的小径与石桥流水相映成趣,每一处场景都生动还原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该大院以知青文化为主题,集文化、休闲、商业、旅游为一体。

其中,阳和坡供销社宛如穿越时空的“怀旧窗口”,不仅精准还原了上世纪大同地区供销社的典型内景与格局,还汇集了当时常见的各类货物,留存下大量保存完好的老商标、老包装,浓厚的时代气息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品味、拍照打卡。

知青记忆馆通过泛黄的老照片以及充满年代感的生活用品的集中呈现,展现知青群体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知青食堂围绕知青生活,通过地道农家饭菜、循环播放的老歌等,将年代感瞬间拉满。

前来旅游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或驻足参观,或拍照打卡,或在烟火气中聆听知青往事,感受那段岁月里青春与汗水交织的温情。

“我是跟着旅游团来的,这里展出内容独具特色,既能追寻时代印迹、感悟知青精神,又能体验知青生活、感受别样情怀,真的不虚此行。”来自北京的游客温女士说。


记者:王春艳

责编:周建新 校对:菅雨婷

审核:邓 琳 监制:杨 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旅游   惬意   乡村   知青   文化   小村   北魏   游客   鹿苑   艺术   农耕   供销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