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镇炎成功徒步抵达陕西省吴起县。图据受访者
10月19日,郑镇炎成功抵达陕西省吴起县!这位来自香港的74岁老人,去年10月17日从江西于都出发,分两个阶段徒步重走当年红军长征路,耗时250天,徒步里程超过6000公里。郑镇炎徒步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传播,吸引了众多网友的讨论和点赞,仅《人民日报》转发的视频报道,点赞人数就超过百万。
10月22日晚,郑镇炎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他已结束徒步旅程,抵达陕西省延安市。“我们不能忘记先辈付出那么巨大的牺牲,才换来如今的新中国。”
开启旅程
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出发
2024年10月17日,正值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郑镇炎觉得这是一个纪念红军的好日子,于是选择这天在江西于都出发,开启了徒步重走长征路的旅程。此后他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途经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
提到这次旅程的起源,郑镇炎说,大约是在十几年前,他看到一本书上写到有两个外国青年徒步走了长征路。“我觉得两个外国人都走了,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能走?”在5年前退休以后,郑镇炎认为有时间了,可以尝试重走长征路了,便着手准备。

郑镇炎在路上
重走长征路得有很好的身体和毅力,郑镇炎便开始锻炼身体。2017年,他登上非洲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峰;2018年,郑镇炎在哈萨克斯坦及尼泊尔参加了两次60公里越野马拉松;2022年,他独自徒步71天、行程1500公里的欧洲五国四条山径。2023年6月3日至8月22日,他从成都出发,沿G318国道,徒步2160公里抵达拉萨。
“这些都是很好的锻炼,没有这些经历,我就没有信心重走红军长征路。”郑镇炎说,在觉得自己身体能胜任长距离徒步之后,他在网上查找了红军长征路线的相关资料后,确定了路线便开启了这次徒步旅程。
徒步感悟
“遇到困难想想红军,就挺过来了”
由于年纪大了,郑镇炎并没有选择露营方式,而是每到一个地点就居住在民宿。他每天控制行程在25~30公里。“特殊情况下,有的镇与镇之间距离比较远,一天行程也会在40公里。所以我每天控制着早上七八点左右出发,晚上六七点就停下来找地方住宿。”
郑镇炎告诉记者,在徒步过程中他没有把自己逼得太紧,住宿时通常会冲个热水澡,睡一个好觉给自己补充体力。“如果睡眠好,我第二天的体力就能恢复七八成。”
饮食搭配上,郑镇炎每天早上吃的是面条、稀粥、鸡蛋、馒头等,中午吃些干粮,晚上吃得好一些,以保证体力的充沛。他如果觉得自己太劳累,通常会选择休整一天,停留在大的县城找一些好的饭馆慰劳自己,吃一点美食或者看一场电影,让自己松弛一下,让精神和体力不至于太紧绷。
比较幸运的是,郑镇炎这一路并没有遇到太过极端的天气。过夹金山的时候,海拔4000多米,气温在0℃-3℃之间,天空中夹杂着雨雪,上坡下坡让他感觉不太好受,但他都挺了过来,没想过要放弃。
“我觉得徒步就是要面对一些困难,但这是跟红军那时候没法比的,他们没有足够的衣服,通常吃不饱,走的路又是小路,晚上睡在野外。我住在民宿,有热水有暖气,餐食又比较丰富,当我碰到困难的时候,想一想红军那么辛苦,我就觉得可以挺过来了。”郑镇炎说。

郑镇炎徒步重走长征路时的画面。图据受访者
沿途见闻
国家在山区投入很大,人们友善好客
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郑镇炎走过了不少山区城镇,他说那些地方都是红军战士经历过的非常困难的道路,在那里他遇到了彝族、苗族等不少少数民族群众。“他们看见我一个香港人,在徒步重走长征路,很惊诧也很尊敬和佩服,很多人对我都非常友善。”
沿途很多人经常送给郑镇炎水果、饮料,有的人邀请他去家里吃饭,还有一些人甚至邀请郑镇炎去家中过年。
郑镇炎说,去年春节他没有回香港,在贵州遇到一位来自六盘水市的退休干部。对方邀请郑镇炎去六盘水的家中过年:“你也不回香港,那就来我家过年呗。”郑镇炎于是暂停了徒步之旅,乘火车来到六盘水,这位退休干部非常热情,和亲属一起到火车站迎接他。“接我到他家住了三天,每天带我到六盘水这个城市了解当地的生活情况,吃一些特色美食,我非常感谢他。”
在这段徒步旅行中,郑镇炎遇到了不同地方的人,他很喜欢和当地的人交流。“他们对香港有很大的兴趣,我跟他们分享香港的风土人情,也了解当地的情况,增加了很多知识。”
“特别是山区,每一个村都通路通车,家家户户都有电,通信网络非常畅通,山路地区有危险的地方都会设置警示牌”。这一路的旅程,让郑镇炎印象最深刻的是,国家在山区投入很大,对这里的群众十分照顾。“在贵州山区,我还看到上海的专家在教山区居民如何科学地养鱼养虾,怎么控制温度。”

郑镇炎徒步重走长征路所拍摄的道路。图据受访者
下一步规划
出本“长征日记”向香港同胞介绍所见所闻
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郑镇炎说,他重走长征路是想体验红军当年艰难的路程。红军在被围追堵截的前提下,一步步从江西走到了陕北。红军当年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走完长征路,一定是有非常坚定的信念,有坚定的信仰。
因此,当郑镇炎走完长征路之后,表示“平时工作、家庭遇到的困难和红军当年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他认为重走长征路对于培养当代人不怕困难的精神是非常有益的。郑镇炎鼓励年轻人也能重走长征路,哪怕是十公里也好,以此来体验红军当年是怎么走过来的,让年轻人学习和培养乐观和不怕苦的精神。
“我们也不要忘记,先辈付出那么巨大的牺牲,才换来新中国,才换来现在美好的生活。”郑镇炎说,这一路上,他每到一个纪念红军的场馆,都会在纪念碑前默哀一分钟。
如今,重走长征路的旅途已经结束,郑镇炎的一些朋友建议他出一本“长征日记”,他表示已经在考虑和谋划当中。“我希望将我看到的情况向香港的同胞介绍,分享我重走长征路的一些经验体会,我也希望香港的青年多多了解一下中国的近代史,特别是长征的历史。”
红星新闻记者 钟梦哲
(来源:红星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