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这就是颐和园的秋


十月的颐和园

秋风为这座皇家园林

披上了斑斓的锦衣

从耕织图的残荷芦苇到后溪河的

层林尽染

从谐趣园的亭台秋色到西堤的

芦花胜景

……

值此深秋时节

颐和园

正以层层递进的秋色

书写着一卷流动的诗篇

第一重秋意

水畔秋声

01

在耕织图景区

水操学堂前的荷塘已褪去夏日的繁华

“残荷听雨是秋声,但这里的秋色不止于此。”颐和园管理处园林科技科科长赵晓燕站在水畔介绍,“除了渐渐转黄的残荷,还有摇曳的芦苇、芦花等水生植物,共同构成水边的秋日画卷。”

更令人惊喜的是

一条精心打造的中式花径

正绽放着秋日的绚烂

赵晓燕指向一片粉色的花海:“这是麻叶泽兰,株高可达一米多,是近年我们在颐和园推广的中国乡土植物。它是宿根花卉,今年开花后,明年还会继续绽放。”花径内,上百种宿根花卉在不同季节轮番登场,秋日里与古建筑、远山塔影相映成趣。

第二重秋韵

山林尽染

02

从十月中旬开始

颐和园的秋色进入最浓郁的阶段

赵晓燕特别推荐后溪河景区:“从眺远斋开始,整个后溪河呈现渐变的色彩变化。最东端的白蜡树最早变黄,接着是朴树、元宝枫、槲树、蒙古栎等,观赏期可持续至十一月中旬。”

在谐趣园

大果榆成为摄影爱好者的新宠

“这是北京乡土树种,通常生长在山区悬崖上。”赵晓燕解释道,“谐趣园的山体环境恰好符合它的生长需求。秋日里,它的叶片变成橙黄至红褐色,在逆光下与亭台楼阁相得益彰,特别出片。”

摄影爱好者张先生连连按下快门:“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来谐趣园,大果榆的秋叶配上古建飞檐,每个角度都是一幅画。”

第三重秋境

芦雪飞花

03

深秋的颐和园

芦花成为最诗意的风景

在绣漪桥北侧,一丛丛芦苇在夕阳下摇曳生姿,金色的光芒洒在湖面上,野鸭悠然游过,远处的凤凰墩、柳桥构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我们特意在西堤和昆明湖沿岸保留了部分芦苇,”赵晓燕说,“特别是在绣漪桥附近,近处的芦苇、中景的柳树、远景的山塔,形成了如诗如画的景观层次。东堤上设有座椅,游客可以坐下来静静欣赏。”

前来此处拍摄美照的林女士感叹:“坐在这里,近处的芦苇、中间的湖水、远处的山与塔,构成完美的三重景深,简直是皇家园林秋景的极致展现。”

赏秋小贴士

最佳观赏期:

10月15日至11月15日

推荐路线:

1. 耕织图景区(中式花径、水景秋色)→后溪河(彩叶长廊)→谐趣园(古建秋韵)

2. 绣漪桥(芦花胜景)→西堤(湖光秋色)→东堤(远眺全景)

特别提示:

早晨和傍晚的光线最适合摄影,雨后初晴的秋色尤为明艳。

每一片变色的叶子

每一簇摇曳的芦花

都在诉说着这座皇家园林的

秋日私语

这个秋天,不妨放慢脚步

在颐和园的山水亭台间

寻找属于你的那一抹秋色

记者:景天

摄影:程魁路

编辑:旭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旅游   颐和园   秋色   谐趣   芦花   芦苇   后溪   秋日   园林   宿根   亭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