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之首是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东夏村的黄浦江零公里起点。

沿着黄浦江畔的路,一边是江水滚滚航船接踵,一边是田园风光和园林水荡。


春申堂:盛唐风格仿古建筑,纪念战国春申君黄歇治水功绩,内置木雕群像(如“春申君治水图”)和黄浦江水系图。

和春申不熟,想表扬他几句,又怕说错了。

你说他不成功吧,现在后人设堂纪念。
你说他成功吧,个人被伏杀身灭,全家被诛。

春申君黄歇与上海的渊源主要源于战国时期他受封吴地(含今上海地区)的传说,上海简称“申”和黄浦江的命名均与其相关,体现了历史对上海文化符号的深远影响。


不错不错的建筑,除了冬天冷点,其它调调都有。


夕阳的余晖洒落时,世界仿佛安静下来,让人感受到岁月静好,如“夕阳的温柔是每日的心动时刻,也是对忙碌生活的最好慰藉”。

人生是一场旅行,走到多远,都要留下回家的盘缠和时间。

疏流利运宝塔:高近十米的古典航标塔,登顶可俯瞰三江汇流全景,塔内供奉“镇水龙王”。


三江汇流奇观:景区由斜塘江(源自江苏)、圆泄泾(源自浙江)和横潦泾三江交汇形成三角洲地貌,呈现“江水烟波浩渺”“江滩芦苇摇曳”的江南水乡风光,水面宽达300余米,具有独特的水文与生态意义。


这里是龙王的家

题目:守望的老登和太登

密集如蜘蛛网的航运,让江南保持了一千多年的繁华。

何以江南,唐诗、摇撸、广长袖。

几多总结,否极泰来,江南三十年。

三十年之约,黄浦江畔。

水文化展示馆:地下展馆分“水之源”“水之脉”“水之治”“水之兴”四部分,系统展示上海水文化历史与生态保护。

草龙,民俗,有意思

离开吧,就像我们不曾相遇。

我们在,黄浦江上,船流如水;我们离开后,它还是一样的繁华,我们来与不来,都一样。

地处沪浙五区(县)十镇(乡)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门户。枫泾古镇有1500年的历史,因地处吴越交汇处,被称为“吴根越角”。

入夜后,古镇的店家还在,灯光照亮了每一个游子脚下的路,这样的世界,安稳而踏实,人间烟火气,是所有普通人的依靠和寄托。

在这里晚餐,楼上的剪影,是正在等待着我们赴宴的兄长。

古镇的流水,见过太多的人间往事,我们这样的,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

对岸饭店的灯光下的空寂,曾经有多少饮食男女摩肩擦踵,或笑傲江湖,或黯然神伤。

枫泾在古代地处吴越两国的分界线上,素有“吴跟越角”之称,既有典型江南水乡风貌,又有吴越之古韵。

历史厚重,所有的故事都成为古诗,挂在树上,熠熠生辉。

饭后微醺,开始夜游

小巷寂静,灯光照亮石板路。

游船无人,舟自横。

在这里喝茶,回首往事,感叹半生风雨。

古镇上,也都是中老年人在坚守着。

清晨出来,继续逛

古桥

在明末时,枫泾与盛泽,南浔,王江泾成为江南“四大名镇”。

“ 界桥两岸分南北 ,半隶茸城半魏塘 ”“ 三步两座桥 、一望十条巷 ”,两句话形容了枫泾古镇布局。

枫泾古镇地处江南,水网密布,镇区被界河分为南北两镇。

南镇民居以越地荷叶墙建筑风格为主,北民居以吴地马头墙建筑特色为主。两边民居大多沿河而建,为典型的枕水人家。

这里吃早餐

枫泾三桥

枫泾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有许多独特的物产,如菰蒲、四鳃鲈等,所产的丁蹄、状元糕、豆腐干、黄酒,被称为“枫泾四宝”。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