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经济腹地活跃的版图上,有一座曾因“苏南模式”而辉煌的城市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这座城市不是苏州,却在相似的基因推动下,以更猛烈的势头被大众所熟知——常州,这座被称作“黑马”的制造业重镇,正在以新能源产业为重要支撑,推动长三角经济版图的重塑,当“万亿之城”的名号属于常州,当“新能源之都”的旗帜高高飘扬时,人们不禁会问:常州,能否成为江苏下一个“苏州”。
常州,又名“龙城”,是江苏省地级市,具有超过2500年的建城史,有文字记载的史前史达到3200年。春秋末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札被封于延陵,为常州奠定了历史基础。从西晋到清末,常州始终在江南行政中心中占据重要位置,“中吴要辅,八邑名都”,现辖溧阳市和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五个区,面积4372平方公里。常州文化浓厚,曾出15名状元、2960名进士,常州学派、阳湖文派等流派,近现代出了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常州三杰”,华罗庚、刘海粟等名人,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之一,上世纪80年代提出“全国中小城市学常州”,成为工业城市。
常州处于长江下游南岸、太湖西北处,地势西南偏高、东北偏低,平原地带高差大约2米,西南是天目山余脉,西部属于茅山山脉,北部是宁镇山脉尾部,中部和东部则是广袤的平原水网,溧阳南部锅底山海拔达541米,是全市最高点,常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年均气温大概16.5℃,年降水量1085毫米,境内河网稠密,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西太湖,长荡湖等湖泊穿插其间,呈现出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象,这种地形与气候给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形成了根基,也支撑起了“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
常州处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的中心地带,东边连着无锡,西边靠着镇江和南京,南面挨着安徽宣城,它处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的交汇处,这种独特的“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的区位优势,让它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之间的关键枢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常州既是上海大都市圈的一员,又是苏锡常都市圈的关键支点,它居中的地理位置赋予它在产业协作和资源流通方面的诸多好处,200公里半径之内可涵盖上海、南京、杭州等主要城市,4个小时车程就能触及长三角所有的产业链配套企业,近几年,随着常泰长江大桥等跨江通道的修建,常州又打通了向北辐射泰州、盐城的通道,增强了它在江苏中轴发展进程中的战略支点地位。
常州被国务院认定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委以创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的重任,在江苏省内,常州是唯一三次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城市,“新能源之都”战略被纳入省级支持政策,目标是形成代表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常州发展模式是“苏南模式”的现代化升级,“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促使传统制造业向绿色智能制造转型,“发储送用”新能源全生态闭环助力打造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把常州当作中国城市结构性转型的典范,常州在全球绿色能源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常州经济体系以制造业作为核心重要骨架,常州的工业体系在国家41个大类里面覆盖到了37个大类,具有以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代表的完整产业体系,2023年,常州是全国万亿GDP城市里面人口最少,地少,人口数量最多的全国性经济强体,其核心竞争力可以用三条主线来概括,从过去的轻工业,柴油机,灯芯绒等逐渐转型,转向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新三样”产业,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性高达97%,新能源产业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0%,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7600亿元规模。 微亿智造有9个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20多个工业互联网平台,“AI质检系统”让效率提高30倍,“超级虚拟工厂”对接25万台设备,消化产能接近60亿元,“发储送用网”能源互联网包括光伏发电(天合光能),储能(宁德时代),充电(星星充电),整车制造(理想,比亚迪)‚做到“电从身边来,车从常州造”。
常州是全国少数拥有“公铁水空管”五种运输方式且可实现15分钟内无缝转换的城市,沪宁城际与京沪高铁十字交汇,沪宁、宁杭等6条高速公路成网,公路密度全省第一,京杭运河东西贯通,长江常州港为一类口岸,德胜河航道整治后千吨级船舶可直通长江,奔牛国际机场开通25条国际航线,年旅客吞吐量超4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10万吨,常泰长江大桥在建,将实现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三层过江,打造“长三角中轴脊梁”,港口与机场联动,建成新能源“出海通道”,2024年超5800标箱整车与风电设备经常州港销往欧洲。
常州有11所普通高校,本地形成产教融合的独特生态,常州大学在石油化工和材料科学专业上很有优势,江苏理工学院深入研究智能制造技术,常州工学院侧重电子信息应用专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表现在三个方面:高校专业涵盖新能源整车设计,电池材料研发,光伏工程等产业链需求,本地高职院校每年输送技能型人才超3万人,常州大学和天合光能共建光伏技术实验室,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成立智慧能源研究院,科研成果在48小时内进入企业中试线,全市高技能人才占比连续9年在江苏第一,每万名劳动者中有1200名高技能人才,支撑“灯塔工厂”和国家级技术中心运转。
常州融合自然与人文‚形成五大标志性景观群:春秋淹城遗址是世界唯一的三城三河形制‚呈现西周城池风貌‚与之相邻的野生动物园和主题公园形成文旅综合体;天宁禅寺是江南四大禅林之一‚153米高的天宁宝塔融合唐代风格和现代工艺‚梵呗唱诵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溧阳天目湖集山水园、南山竹海、御水温泉于一体‚万亩竹海和温泉康养形成生态旅游闭环;中华恐龙园以古生物科普为核心‚环球动漫嬉戏谷打造数字娱乐体验‚年游客数超千万人次;茅山森林世界的茶竹绿浪、深溪岕村的古桥溪涧、新龙生态林的水上杉林‚成为城市生态疗愈地标。
当“新能源之都”蓝图和“长三角中轴”枢纽雄心交汇,常州正在以一场不为人知但又深刻变革来回应“第二个苏州”的期许,这里没有喊破天的口号,只有平均每40秒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的产线节奏,这里没有摩天楼宇的丛林,只有79%的城镇化率化作“15分钟交通圈”的民生温度,从季札采邑的延陵故地到万亿俱乐部的产业新城,常州用实力回答:真正的“黑马”不需要与谁比光亮,它就是自己的光。
更新时间:2025-08-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