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不止有红枫!从书院讲到战场,每片枫叶都在说从前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岳麓山,湖湘文化的第一名山

长沙岳麓山是南岳72峰之尾峰,位于湘江西岸,海拔300.8米,是十分难得的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岳麓山风景区不仅拥有“山、水、洲、城”的独特自然景观,更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蜚声中外。山下,是被列入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

岳麓山人杰地灵,风景名胜比比皆是。

山脚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根据杜枚“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为中国四大名亭。1952年湖南大学重修,校长李达专函请毛主席题写了“爱晚亭”亭额。

山腰古麓山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湖南佛教的发源地和中心,被誉为“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

岳麓山文物古迹众多,黄兴、蔡锷等名人墓葬林立。长沙用一座名山,褒扬湖湘的杰出人物,激励着一代一代湖湘子弟前赴后继。

黄兴,长沙府善化县龙喜乡凉塘村(今属长沙)人。与孙中山创建同盟会,黄兴一生从事革命,积劳成疾,1916年10月逝于上海,享年42岁,1917年国葬于岳麓山。

黄兴墓系岳麓山大型墓葬之一,地势高亢。墓上建有方型墓塔,以整块花岗岩琢成四棱型,通高11米,似利剑直插云天。墓东面镶嵌紫铜色墓碑,镌刻“黄公克强之墓”,墓碑四周砌以石柱、铁栏围护,庄严肃穆,气势雄伟。

1916年注定是个举国悲痛的一年。在黄兴逝世仅8日后,另一位民国重量级领袖人物蔡锷,病逝日本,享年仅34岁。

蔡锷,湖南邵阳人,作为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之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17年4月,蔡锷魂归故里,国葬于岳麓山。

蔡锷墓与墓的建筑形制与黄兴墓差不多,只是略小。墓前置石祭桌、石香炉、石鼓。宽阔的平台基座、墓碑形状与黄兴墓相同,通高9.1米,正面嵌紫铜碑心,楷书镌刻“蔡公松坡之墓”。

墓塔四周环以栏杆,墓周有24块追思蔡锷的诗文与挽联,为当时湖南、湖北等省军政首脑撰写。墓地临麓山寺一侧建有祭祀蔡锷的祠,祠门悬挂孙中山撰写的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1916年,黄兴、蔡锷两大民国开国元勋相继去世,当时民国初创,各项典章制度尚未完善。黄兴、蔡锷之前去世的人物,建国功绩和名声还没有可与他二人比肩者,于是,国会正式议决,对二人礼遇以国葬之礼。并确立了民国国葬制度的建立与《国葬法》的颁布。当时政府下特别令:“非奉有国葬明令者,不能进葬岳麓山”。自1917年至今,一般人士的墓不再被允许葬进岳麓山,岳麓山上几乎没有平民墓。

1939年9月,日寇以18万兵力,分六路进攻长沙,经过将士的浴血奋战,歼敌3万,史称“第一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日本侵略军发动了第三次进犯长沙的战争。12月30日,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为便于就近指挥督战,将指挥部从长沙城内的二里牌迁至岳麓山,并在此设立临时指挥所,取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重大胜利。现存防空洞即为当时指挥所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9

标签:旅游   枫叶   书院   战场   从前   岳麓山   长沙   国葬   民国   名山   湖南   墓碑   挽联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