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日媒追问时,他们的回答太扎心了

直到最近日本首相一些危险言论之前,中国人都是日本旅游业的贡献者大头。

今年前三季度,赴日旅游中国人更是达到了748万人次。

而在外交部呼吁大家近期不要赴日之后,没想到还是有不少中国人把日本捧成了第一客源地!

不过面对日媒追问,游客的大实话,却句句戳中痛点……

自己骗自己

近期,日本政府观光局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新鲜出炉,外国游客总数飙到3165.1万人次,创下同期最高纪录,其中中国游客同比涨幅42.7%,旅游业直呼 “回暖稳了”。

可这份喜悦没持续一周,消费数据就让日本旅游业泼了冷水。

外国游客人均消费21.9万日元,中国游客仅刚过这个均值。要知道2024年咱们人均还能花11.9万日元,如今直接缩水,跟澳大利亚游客38万日元的人均消费比,差了快一倍。

而且,游客群体早就换了“主角”。

现在赴日的中国游客里,20到39岁年轻人占比超65%,学生和职场新人成了主力。

他们不追高端体验,反而偏爱“经济型”出行,住青旅、搭地铁,能省则省。

北京、上海多家旅行社透露,赴日高价团退订率超六成,反观几百元起步的穷游套餐却供不应求。

以前挤爆奢侈品店的场景没了,中国游客现在只买防晒霜、感冒药这类刚需品,奢侈品柜台前鲜少有人驻足。

有些人甚至连吃饭都能省出新高度。

自带便携餐具、揣着保温杯,免费公园和小众街区成了打卡首选。

街边平价拉面店排起长队,高端怀石料理却门可罗雀,花钱只看实用不看名气。

曾经靠中国游客“爆买”盈利的药妆店、免税店,如今却试着降价促销,可游客依旧只逛不买,店员热情介绍半天,大多只换来一句“再看看”。

人来人往的景点看着热闹,日本商家却赚不到钱。

年轻人直言“旅游是为了看风景,不是当冤大头”,消费观念的转变让日本旅游业的“暴富梦”碎了。

不仅如此,不少中国游客的日本之行,早就没了当初的美好滤镜。

滤镜破碎,回答扎心

日本观光厅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的调查显示,21.9%的外国游客将“垃圾桶太少”列为旅行头号麻烦。

这项调查覆盖了五大机场的4000余名离境游客,大家都吐槽手里攥着垃圾难找到投放点。

其实,垃圾桶少也不能全怪他们,日本人被之前的恐怖袭击事件给整怕了,所以几乎撤除了所有垃圾桶。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日本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

除此之外,热门景点的超承载问题同样突出。

富士山周边因游客激增,2025年4月起热门观景点停车费翻倍。

京都清水寺石板路挤得难挪步,想拍张无路人的照片得等半小时,静谧感彻底消失。

而且,自从日本景点赚钱了之后就变得懈怠了,纪念品和餐饮也开始糊弄人。

东京浅草寺、大阪道顿堀的纪念品高度同质化,都是同款钥匙扣和零食礼盒。

东京百年老店大黑家天妇罗,因酱汁泡软外皮、口味偏咸,在本地美食网仅获3星评价。

没办法,更多游客开始转向其他目的地。

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2025年11月首尔机票搜索量已超日本。

东南亚海岛性价比更高,韩国美妆购物更划算,同样预算能享更舒适体验。

而记者问不愿放弃日本行程的游客时,回答的也满是扎心。

有的游客表示,多半是无奈,比如Agoda等平台的日本酒店多设“不可退”条款。

有的旅行团,还要手续费甚至违约金等等,即便外交部发安全提醒,航司开通免费退改通道,酒店仍常拒绝退款或扣除高额手续费,游客只能硬着头皮出行。

这些负面体验正在扩散口碑,不少游客返程后劝身边人别凑热闹。

虽然当前游客量仍居高不下,但这种“硬着头皮的旅程”难以持续,日本旅游业后续可能面临真正的打击。

“濒死”富士山

2024年日本旅游消费达8.1万亿日元,成为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出口产业。

中国游客在其中贡献了42.5%的消费,是绝对的核心客源。

高岛屋等日本百货的免税销售额中,六成来自中国游客,可见日本旅游对中国客源的依赖。

但他们却把重心全放在追逐“高附加值”上,国会甚至讨论取消外国游客免税、提高离境税。

对于垃圾桶不足、景点疏导等基础服务问题,始终无人主动改善。

如今的中国游客早已不盲目跟风消费,更看重旅途的整体体验感。

而那些没解决的基础不便,直接拉低了消费意愿,也让日本旅游业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

野村综合研究所测算,若中国游客大幅减少,日本GDP将直接下降0.36%,经济损失高达2.2万亿日元。

这一数据足以说明中国游客对日本经济的重要性,却没能让日本政府及时调整策略。

更棘手的是日本政府内部的分歧。

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后,立宪民主党批评其言论轻率破坏中日关系。

自民党部分人士则出面辩解,双方未能就旅游政策达成共识。

这种内部分歧让旅游业的困境雪上加霜,难以形成有效的改善方案。

写在最后

要挽回游客,就得先补齐基础服务。比如增设公共垃圾桶、完善多语言标识,解决沟通和设施不便等问题。

同时端正态度,摒弃双重定价等争议做法,匹配游客对体验的核心需求。

当前全球旅游选择日益丰富,UNWTO数据显示东南亚、韩国游客量持续增长。

日本旅游业若不及时改变,终将被游客抛弃,反之正视问题仍有机会重拾信任。

对此,您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旅游   日本   中国人   游客   中国游客   旅游业   日元   垃圾桶   景点   富士山   客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