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获悉,随着天气转暖,近三个月市民被困山岳警情频发,截至4月27日,消防部门共接处警102起,节假日及周末是高发时段。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发现,时间安排不合理、忽视天气预报、跟风“网红”路线是登山者被困的三个主要原因。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户外徒步又将迎来高峰期,消防部门提示有登山计划的市民游客量力而行,做足准备,切勿以身犯险。
中午时分才爬山,夫妻二人被困野山
今年以来,密云区消防救援支队共接到山岳救助类警情13起,搜救转移被困人员20人,其中有不少人员是因时间安排不合理,天黑后仍在山中,导致迷路被困。
4月22日20时许,密云区溪翁庄消防救援站接到一对夫妻的报警,二人迷路被困在石城镇一处野山上。考虑到山里手机信号弱,手机电量消耗较快,消防员尽量减少与报警人通话联系,并提前约好,如果听见有呼喊声就大声回应,如果看见手电光束就电话微信回复告知方位。
消防员在高山密林中披荆斩棘,边走边扯着嗓子喊。“我听到了你们的声音,而且看到了手电灯光!”次日凌晨1时35分,消防员收到被困者发来的信息。2时55分,消防员找到迷路的夫妻二人,他们身体疲惫虚弱,好在都没受伤。
据了解,被困二人并非户外“小白”,以前也爬过类似的野山,但这次却没有合理规划时间,当天中午时分才开始上山,傍晚时分二人匆忙下山时迷了路,入夜视线受限,二人只好拨打119求助。
消防员提示,登山需合理规划时间。登山前应根据路线难度、个人体能等因素合理规划时间。避免午后进山,天黑前及时下山,如遇迷路或体力不支,应及时止步或回撤,切勿强行赶路。
不顾大风预警连夜爬灵山,两人被困半山腰
除了时间安排不合理,忽视天气预报也是登山者常见的被困原因。4月23日晚,在门头沟区清水镇的灵山之中,斋堂消防救援站的队员们在最大风力达8级以上、体感温度低至零下7摄氏度的天气下,营救了一男一女两名夜爬被困者。
据悉,门头沟区气象台前一日就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消防员进山行进大约1公里后,山中风力瞬间变大,他们只能顶风前行,耳朵都被冻得通红。次日0时53分,消防员在半山腰找到两名被困者时,他们被冻得瑟瑟发抖,消防员立即将携带保温毯和防寒衣物给两人披上,并把食物分发给他们补充体力。
此前的3月29日,一名70岁老人不顾大风黄色预警,在大风中扭脚受伤被困,斋堂消防救援站的队员利用担架将老人转移下山。
消防员提示,登山需关注天气预报。当前北京天气虽然转暖,但大风天频繁,昼夜温差大。此外,山中较市区温度低,海拔高的山易形成山中小气候。登山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备好防风防水外套、保温毯、高热量食物等装备。
在网红“十八崖”摔伤,消防员架绳索救援
在不少市民被困山岳事件中,都有跟风“网红”路线的影子。珍珠湖、猫耳山、白瀑寺、十八崖等路线,在社交平台都被追捧为风光独特、“能出片”的热门路线,但这些路线屡有意外发生。4月24日下午,5人在房山区佛子庄乡的十八崖下山时,其中一名女子不慎摔倒,导致腰部受伤,剧烈疼痛之下,失去行动能力。
据悉,十八崖全程约7-8公里,因包含18个大小断崖而得名,此地此前已发生多起驴友滑坠事故。
考虑到被困者伤情复杂,当天14时许,城关、河北镇等消防救援站的山岳救援分队联合120急救中心开展救援。在医护人员的现场指导下,消防员先使用脊柱板对伤者进行固定,将其转移至担架上后再用绳索二次固定。下山时,消防员组成4人担架组,采取“前二后二”队形,通过手抬的方式转移伤者。
在一处落差较大的断崖,消防员利用救援绳索搭建“横渡”通道,利用绳索牵引,在确保伤者安全平稳的前提下,将其转移至崖下。
消防员提示,登山需量力而行。不少“网红”路线属于未开发、未开放的野山,无正规道路,缺乏安全保障。登山者切莫一味追求惊险刺激和打卡拍照,应充分评估自身体能,选择正规景区,远离野山,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宇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