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石榴花开·同心筑梦”研学团来兰触摸文脉感悟多元一体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孙珩力

7月1日至2日,甘肃省“三项计划”“石榴花开·同心筑梦”研学团来到兰州,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之旅。

来自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50余名各族学子,在甘肃省博物馆触摸五千年文明脉搏,于城市规划馆展望现代化蓝图,在科技馆点燃星辰大海的梦想,亲身感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深厚底蕴。

彩陶纹路里的血脉密码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文明展”的玻璃展柜上,来自敦煌的马茹久久驻足于马家窑文化彩陶漩涡纹盆前。“您看这些水波纹,和我奶奶绣在枕头上的花样一模一样!”她轻触展柜对讲解员说,“原来五千年前我们一脉相承。”

在铜奔马展区,讲解员的介绍引发阵阵惊叹:“这尊国宝融合了中原青铜铸造技艺与西域天马神韵,马鞍上残留的纺织品证明当时各族工匠已实现技术共享——这正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生动注脚。”

沙盘光影中的时代答卷

“看!黄河穿城而过,南北两山就像展开的翅膀!”在兰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腾格丽通过VR设备“翱翔”在百里黄河风情线上空。

巨型沙盘前灯光流转,当西固石化基地的模型亮起时,带队教师崔媛丽现场开启微课堂:“这座新中国‘一五’时期建设的石化城,建设者来自汉族、回族、满族等12个民族。”来自肃北牧区的才仁卓玛在采访本上郑重写道:“边疆建设也需要这样的智慧,我要把生态城市理念带回家乡。”

太空舱门前的未来之约

甘肃省科技馆航天展厅里,吾那提和伙伴们围在“太空育种”展台前展开激烈讨论。“我们牧区的苜蓿草总受干旱困扰,要是能送上太空改良多好!”孩子们提出的专业问题让场馆讲解员感到惊喜,他现场介绍了宇宙射线如何诱发种子基因突变。

在模拟太空舱前,少年阿嘎尔戴上VR眼镜体验太空漫步后兴奋地说:“刚才触摸月球时,我觉得各民族梦想早已随着嫦娥飞向深空。”西北民族大学带队老师吴浩田指着研学手册上的石榴籽标识深有感触:“当孩子们在省博发现不同民族彩陶纹饰同源,在规划馆看到多民族共建的现代化新城,在科技馆协作完成航天模型组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化作具体可感的认知。这次研学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更搭建起了心灵相通的桥梁。”

暮色中的黄河岸边,研学团成员望着兰山的璀璨灯火,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梦想。未来几天,这些少年还将走进西北民族大学课堂,继续他们的追梦旅程。随着黄河水奔流不息,这颗由甘肃省“三项计划”培育的“团结之种”,正在新时代的沃土中萌发新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旅游   文脉   花开   甘肃   石榴   甘肃省   讲解员   彩陶   黄河   太空舱   展柜   沙盘   牧区   太空   科技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