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桃花,皑皑梨花,“双花”竞芳艳王台

大自然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造就了一片外表精美,骨子厚重的壮丽乡野,春季徐村盛开的粉红色桃花和石梁刘绽放的玉白色梨花,让春色有灵。

桃花似火,梨花如雪,一动一静,一艳一素,仿佛天地间最温柔的契合,让人们把目光和脚步都集中在这片土地上。

反复流连于这片唯美静谧、汇聚了“诗和远方”的地方,我的镜头沾满芬芳,每一次按动快门,都把云霞般的诗情画意定格。

毫不夸张地说,春日里的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是一幅被自然与人文共同绘染的斑斓画卷。

错水河畔的春风掠过村庄,携着桃花的甜香与梨花的清冽,拂过红瓦白墙的村落,掠过田间地头的菜园,最终在游人的笑靥中驻足。这里的春天,以桃花灼灼、胜雪梨花为乡村振兴长卷的“封面”,将生态之美与乡村振兴的激扬,泼洒成一首流动的田园诗赋。

01 错水河畔的灼灼桃花与皑皑梨雪

四月的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错水河如一条碧玉丝带蜿蜒穿过田野,两岸的桃林与梨园在春风中苏醒。桃花是春日的信使,粉红的花瓣层层叠叠,似云霞坠入人间,又像徐村幼儿园孩子们红扑扑的脸庞。

远望如烟似雾,近观每一朵都裹着厚重的地气,阳光穿透花隙时,连空气都染上了粉色的光晕。

而梨花则以素净之姿与之交相呼应,千树万树银装素裹,风起时花瓣如雪纷飞,落在田野、农舍的瓦檐间,连错水河河水都载着零星的洁白流向胶州湾。

这片土地的灵秀,在乡村振兴中得到彰显。沿着错水河,有桃花艳,梨花白、蟹稻香。河岸边的芦苇荡里,白鹭翩跹掠过水面,惊起一串涟漪。王台人用智慧将“桃花梨花盛开的地方”化作“生态绿洲”,让桃花与梨花的绚烂有了更丰厚的底色。

02 花海中的振兴标识:从枝头到舌尖的共富之路

王台街道的桃花梨花,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

在徐村万亩桃园,游客助力赋能,他们用手机直播桃花盛景,屏幕那头的网友既能云赏花海,又能在夏秋之际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下单订购“岳家蜜桃”。而石梁刘的老酥梨园,则成为人们竞相打卡记录美丽的地方。游客在树下寻找“桃之夭夭”的典故;梨园园主亲手制作梨膏糖,非遗技艺在花香中悄然传承。

花开时节,徐村蝶飞蜂舞,比图画还要美。徐村党委书记韩宗祥在与游客畅谈中说到:“我们要让游客赏桃花、吃农家饭、品咖啡、购绿色产品,满意尽兴而归!”

王台街道农旅融合的智慧,藏在每一寸土地里。更令人惊叹的是“小农品”的“大突围”。徐村蜜桃丰盛夏秋市民的“果盘子”;石梁刘老酥梨园的酥梨绽放城里人的“舌尖”;魏家岛耳河盐碱地水稻亩产喜人,稻田里养出的大闸蟹膏满黄肥;沙沟西瓜甜过蜜糖。王台街道以多家合作社为纽带,将分散的农户拧成一股绳,用发展激活乡土——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增添了生动的王台注脚。

03 游人醉春风:在花影绚烂间邂逅乡愁

清晨的桃源徐村,错水河成了画卷。游客们循着花香漫步,时而驻足拍摄花枝交叠的“桃花雨”,时而蹲身细嗅泥土的芬芳。住在村助老大食堂边上七旬老人韩奶奶坐在自家院中,将刚摘的香椿芽装进菜篮:“城里人就爱这口新鲜,俺到徐村大集上赶集去卖!”

不远处的石梁刘,老酥梨园园主的孩子,在梨树下玩耍,他的跳跃惊飞了觅食的麻雀,同时也惊落了几瓣梨花,轻覆他的头发。

王台的桃花梨花年复一年地开落,见证着这片土地深刻的蜕变。当强劲的春风再度拂过错水河,灼灼其华的不仅是满树繁花,更是一个个鲜活的乡村振兴故事;皑皑如雪的不仅是梨花瓣,更是百姓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里,我用自己镜头记录的,是徐村等村庄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交融,自然馈赠与人类智慧共振,在乡村振兴中,父老乡亲们继续谱写着一曲曲“花与人共老,春与梦同长”的乡村发展新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王台   梨花   桃花   梨园   青岛   新区   春风   乡村   街道   游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