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韶关,窥见“博物馆未来”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善茵 朱绍杰 何文涛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曾育文

5月15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物局)、韶关市人民政府主办,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韶关市文物局)承办的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在韶关开启。

今年的广东主会场活动,紧扣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汇聚国内各大文博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文旅融合、文博创新、新馆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

主会场活动持续两天,其间举行博物馆之夜暨启动仪式、2025年大湾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大会、博物馆与社区专题研讨会、国内博物馆建设运营趋势发布暨南华寺博物院建设首轮专家咨询会、张九龄主题展览、博物馆主题游径首发团、第二届广东博物馆讲解员大赛暨全国“博协杯”选拔赛等活动。

促人文湾区建设的文博品牌活动

面向未来,文博事业发展离不开博物馆学的学术引领与观点交流。

作为广东主会场活动一大亮点,15日举行的2025年大湾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大会聚集一批文博大咖,围绕“博物馆与社会参与”“博物馆文旅融合”“博物馆建设运营趋势”三大议题,追寻大湾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新方法和新方向。

据悉,大湾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三年来,已成为专家云集、观点前沿、行业引领的知名文博品牌活动,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广东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表示,随着大湾区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大湾区博物馆合作大有可为。他期待,未来大湾区各博物馆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形式、提升合作成效,进一步打造大湾区博物馆联盟品牌。

“现在去博物馆的年轻观众很多,他们渴望用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理解、去参与文化传承。我们要面向未来,做好研究、保护好文物、做好展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表示,未来博物馆应开展更广泛的跨界合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更深。

大会还邀请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中国电影博物馆副馆长汪祥荣、广东太一文化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焕威、广州力天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文旅元宇宙板块总经理周慧敏等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演讲及案例分享。

会场外,摆满各色文创产品、非遗手工艺品的展位吸引观众驻足。现场设有数字体验区、展览展示区、相关产业区和馆企合作签约厅等板块,与大会主题“博物馆引领文旅消费新热潮”相契合,激发文化消费热潮,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前沿技术加持的新体验新展陈

面向未来,科技赋能已成为博物馆研究与展示的重要引擎。

“大湾区博物馆发展始终走在创新前沿,AI导览让文物‘开口说话’,V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智慧博物馆建设惠及千万观众。”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谭平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技术正在重塑博物馆形态。

在新创意、新技术的加持下,如今的博物馆已打破时空界限,以花样创新的形式、丰富专业的内容,为游客提供超越单一视觉享受的文化服务,向着新技术实验场、城市会客厅、文化创新策源地等方向快速“进化”。

正在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热展的《古虞名郡 风度韶州》展览,浓缩呈现了韶关自先秦至当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与辉煌成就,运用创新数字技术打造多个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观众步入岑水铜场场景展示区域,仿佛置身于昔日热火朝天的铜场开采现场,能够直观了解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信息。

“该展览以创新科技与历史叙事交融的沉浸式展陈,打造可听、可触、可感的立体文化场域,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展陈深度融合。”韶关市博物馆馆长何露说。

“古虞名郡 风度韶州”博物馆之夜晚会在韶关剧院上演。晚会以“博物馆+戏剧”的沉浸式叙事,在演员的时空互动中,用科技与艺术的双翼托举起韶关从古至今的文明记忆,让沉睡的文物和历史在舞台空间迸发出活力。

公众广泛参与的城市会客厅

面向未来,博物馆渐成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城市会客厅、城市书房。

“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博物馆名城同时也是旅游名城。为一座馆一个展奔赴一座城已经是普遍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宋瑞期待,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众博物馆,能够对文旅产业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更让文物价值、文化遗产价值在广阔的大湾区城市之间流动起来。

广东主会场活动期间,博物馆主题游径首发团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韶关市博物馆、隆盛酱园博物馆、曲江区博物馆的展览、讲解活动,增强青少年对当地历史的认识,打造兼具知识性、互动性与趣味性的“文物+教育+旅游”融合研学活动。

博物馆之夜晚会还对全省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成果进行了展示与表彰,包括颁发2025年度广东省“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奖项,第五届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2025年广东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奖,第二届广东博物馆讲解员大赛奖项等。

除了在韶关举办的广东主会场活动,全省各地的博物馆也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推出系列公教、研学、赛事活动,展示博物馆在教育和研究方面的探索成果。

其中,广州博物馆以广东抗战史迹遗址为核心,策划了广东抗战史迹研学项目,包括东江纵队精神传承、华侨支援抗战等9条主题研学线路,研学课程地点涵盖广州市各区及江门市、台山市等地。南越王博物院策划“南越国宫署遗址发现发掘30周年口述史志愿者活动项目”,通过口述史记录、专家培训与公众互动,系统性地建构集体记忆图谱,用声音记录历史,用故事传承文明。

编辑:邬嘉宏

来源:金羊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7

标签:旅游   韶关   广东   博物馆   未来   韶关市   广东省   文化   主题   文物   南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