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邛海,诗画凉山。10月6日晚,凉山彝族历史博物馆观海台灯火流转、月华如练,“凉博品古韵·山海望明月”中秋主题晚会在此浪漫上演。数百名游客齐聚凉博最佳赏月地标,在山海之间共赏了一台融合民族风情与诗画美学的沉浸式演出,为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晚会以“情景诗画”为叙事主线,在“司马相如”与“月神”的诗意对话中徐徐展开。两位角色身着古装,以原创诗颂的形式,分别从“天上·圆”“人间·圆”到“时代·圆”“希望·圆”,层层递进地赞咏凉山的自然风光、人文底蕴与时代新貌。
诗意的对话为演出注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更以跨越时空的浪漫想象,构建出“古今共望一轮月”的诗画舞台意境,成为整场晚会独具匠心的叙事脉络。
在诗颂的穿引下,三大篇章“山海拜月”“登山抱月”“迎风问月”依次呈现精彩绽放。汉服走秀《佳节迎月》尽显国风雅韵;杂技《星月同辉》展现“蹬月”绝技,发光鼓面宛如圆月升腾。
舞蹈《月映邛池》与《起舞弄清影》则分别以群舞的写意与双人舞的缠绵,勾勒出月下邛海的灵动之美。
演出更巧妙融入《这世界那么多人》《祝福祖国》等现代曲目,引发全场共鸣合唱,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流行在月光下的完美交融。
晚会尾声,伴随着倒计时,“泸山飞月”缓缓飞向天空,与天上明月、邛海波光相映成趣,实现了“天上月、地上月、心中月”三重意境的完美交融,引来游客阵阵惊叹与掌声。
不少游客表示,这是他们度过的最具文化气息和视觉冲击的中秋之夜。“没想到在博物馆不仅能看文物,还能看到这么美的实景演出与传统文化元素融为一体,体验非常独特。”一位从成都专程前来参观的游客这样感慨。
凉山彝族历史博物馆通过打造可感、可赏、可参与的文化场景,成为了连接历史与当代、传统文化与公众生活的重要平台,为凉山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素材来源 | 凉山州博物馆
综合整理 | 凉山文旅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目前100000 人已关注我们期待您是下一个!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