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桂阳。
位于郴州市西部,南岭北麓,舂陵江(湘江支流)的中上游。桂阳自汉初设郡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历为郡、国、监、军、路、府、州、直隶州、县的重要地方治所,素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三国名城”之称,自古人文璀璨,风光秀美。
一起来看桂阳名列前4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7大最美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1 桂阳县龙潭街道办事处溪里魏家村
溪里魏家村,又称昭金魏家,俗称溪里洞,位于桂阳县龙潭街道办事处,村落坐北朝南,始建于宋嘉定六年(1214),距今798年。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村落现存清代单体房屋其建筑特色属客家风格保持良好有50余家。整个村落布局有序,街道青石铺就,屋内青砖漫地;历数百年沧桑,神采依旧,保持着客家民风,体现渊源深厚甚为珍贵的文化内涵。
村南端有一座雄伟庄严的古祠堂,魏氏公祠,尤其闻名遐迩。此外,魏喻义的官厅和带有江浙风格的花厅等,建筑精湛,都值得寻访。
2 桂阳县太和镇地界村
地界村位于桂阳县太和镇境内,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村落古民居始建于明嘉庆年间,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现有清代建筑40余栋,村内有古戏台、舜公宗祠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徐连胜故居等。
地界村的古民居,让人赏心悦目。村内古民居建筑排列有序,大街小巷铺设了青石板,光鲜整洁。最让人醒目的是每栋房舍,四角砖墙都用整块长条青石砌为转角石。转角石均浮雕花草鸟兽,形态鲜活,栩栩如生,体现一种自然和谐的美。
3 桂阳县洋市镇庙下村
庙下村位于桂阳县洋市镇,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全村村民多属雷姓,是玺公后裔最大的居住地。雷玺,字玉箫,生于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传承20余代,开派5000余人,距今已500多年。
村落坐南朝北,尚存有古民居270栋,其中明代建筑物6栋,清代至民国建筑物260余栋,建筑占地5万平方米以上。村前有一半月形池塘和古亭,像八卦图。
庙下古民居群落呈网格状,村内有10余条巷道纵横交错,且每条巷道都是青石板铺成,晴不沾灰,雨不沾泥。现存特色古建筑主要有祠堂、戏台、槽门、碉楼等。
祠堂有3座,其中最大的玺公祠占地1500多平方米,祠堂内戏台、雕花、楹联尚存。碉楼位于村中央,实质上是一座钟鼓楼,楼高5层,可用于应急通信。尚书第槽门位于对门江,建于清代,是为纪念曾任宋内阁主事雷肇基而修建的。
4 桂阳县莲塘镇大湾村
大湾村位于桂阳县莲塘镇内,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里北倚白阜岭,南傍潭流水,东对大字岭,西靠鸾山,自古有白阜开云、镜潭印月、鸾山暮雨等“八景”之说。据《桂阳大湾夏氏谱序》记载:“夏氏自明代初叶来居桂郡北乡大字山下(即大湾村)”,至今650多年。
这里如今依然留存着100余栋清代古建筑,栋栋飞檐翘角,“一字形”排开。这里还完好保存着榜眼第、巡抚居、中丞第、翰林坊、夏时公居等11栋古建筑,尤其值得寻访。
整个古村落青石板街横贯东西,房舍坐北朝南。村内房屋大多为四合院式布局,砖木结构,中间置有天井,马头墙飞檐翘角,既有客家文化痕迹,又有湘南古民居风格。
5 桂阳县荷叶镇鑑塘村上王家村
鉴塘上王家古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桂阳县城南40里荷叶镇东北部金仙岭神堂坳下。
古村落里王氏与蒋氏一衣带水,相邻而居。古村从自禹公于明正德五年(1510)从临武下乔王家湾迁居至此,开村立业已有510余年历史。
古村落里,以君子乡、舞凤楼、君子第、秘授堂、昭金祠等建筑为特色,尤其是“君子乡”,南北墙长达50米,南墙置门朝南,北墙无门无窗,只在东西向中间设朝外大门,横摆村前酷似围城,威武雄壮。
整个村落有着“三多”美誉,一是古街多。村前有一门楼为清道光十二年(1831)所建,两柱支撑,柱子下为圆石柱,上为圆木柱,门楼上有“君子乡”三个大字。进了门楼为宽大横街,石板铺就,雄伟气魄。与这条横街相垂直,有三条石板街竖通古村,形成三纵四横的“村街”格局。
二是古民居多。由街巷分割的青砖瓦房整齐排列,栋栋精美,保存完好。这些民居大多建于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历经百年风雨,仍熠熠生辉。三是古井多。村内水泉比比皆是,星罗棋布,一井、二井、三井,清亮见底,如镜鉴人,村民以井泉“鉴古传今”。
6 郴州市桂阳县和平镇筱塘村
郴州市桂阳县和平镇筱塘村,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桂阳泗洲山下一个小古村,面积约12平方公里,古村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保留有明朝典型的江南民居。
筱塘村始建于宋淳化年间(990),已有一千多年的建村历史。始祖李琮。 村内巷道众多,老宅林立。村庄整体布局为螃蟹形,稍有弯曲的招财巷道,房宅撮箕形的装财形状,绕村回旋的飘带状莲溪水,别有一番韵味。
整个村落自然环境之优美,村庄布局之科学,民宅建筑之宏大,院落结构之严谨,古屋数量之众多,雕刻工艺之精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筱塘村起初名叫桃源村。村庄被众多古木荫蔽,古韵悠悠。村口和村后龙山,两处分别有一棵千年古樟,生机勃勃。
村后虎山与鹿山交汇处就叫鹿虎坳,鹿虎坳古树环绕,有座古亭,名曰坳峰亭,它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也值得寻访。
7 郴州市桂阳县正和镇阳山村
桂阳县正和镇阳山村,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座古老的村庄始建于明代,历史悠久。骑田岭是南岭五山之一,秦时称阳山,阳山古村因依骑田岭而得名。该村被誉为“天下客家第一村”和民俗风情“活化石”。
村落依山傍水,村民全部姓何,据说从江西庐江郡迁徒而来。阳山古民居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清乾隆已成规模村落,嘉道年间鼎盛。
村里保存有古建筑六十余栋, 多为清嘉道年间建筑,二层楼房。总建面积达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距今近600年历史。
村落建筑错落有致,雕梁画栋,独具匠心,历经几百年的风霜雨雪,仍保存完好。整体布局按宗脉家庭分立,纵布五巷,横排四街,错落有致。单体建筑形制有四合院,有两进三间厅堂。
进入古村见到的第一栋古民居是开村始祖何天禄的故居。何天禄是明嘉靖甲午科举人,为增城任知县,后来他辞官回乡,在村里开设了“艮所书院”教书育人,曾教出同中举人的三位学生,其中两位后中进士。
古村记编辑
更多古村古镇搜“古村记”小程序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