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新疆自然资源资料档案馆和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正式开馆,标志着新疆在矿产资源展示、地学科普与自然资源资料档案管理方面迈入新阶段。
作为“两馆一园”(新疆自然资源资料档案馆、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室外科普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通过八大主题展厅,以实物标本、动态沙盘等多种形式,生动呈现了新疆地质构造演变、特色矿产资源分布及重大找矿成果。馆内收藏了大量矿物、岩石、矿石和动植物化石标本,全面展示了新疆独特的地质文化和自然历史。试运行8个月以来,已吸引16.85万人次参观,深受地质爱好者和青少年喜爱。
岩芯库
与此同时,新疆自然资源资料档案馆内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岩芯库,采用了国际领先的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了岩芯的自动化入库、出库操作,显著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准确性,是我国西北首家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岩芯库。资料档案馆还集实物标本库、档案资料库、电子档案库于一体,档案涵盖地质、矿产、土地、测绘等多个领域,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自然资源资料存储和管理中心。
对于全国游客,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不仅提供丰富的知识体验,如“天地源疆”展厅的生命演化脉络展示,还通过各类矿产标本和科普实践活动,帮助观众深入了解我国资源的多样性与地质科学的魅力。此外,博物馆希望激发观众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对新疆地质文化与自然景观的认知。
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杨良锋表示,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的建成,是新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意义。
未来,两馆将致力于强化地学科普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并提升科普服务能力。计划通过举办更多原创科普讲座、实验活动,加大对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成果宣传,助力“文化润疆”工程。同时,两馆还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打造“丝绸之路地质文化传播新高地”,为提高公众自然资源科学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做出更大贡献。
“两馆一园”的建成,不仅填补了新疆作为矿业大区缺少省级岩芯库的空白,也为新疆乃至全国的地质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开启了新的篇章。
(文/图 可静)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