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定调“决定性进展”,央行锚定转型路:大放水不会来……

2025年国庆招待会上,高层“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表述字字千钧,为即将到来的“十五五”规划锚定了战略方向;而紧随其后的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则用一系列精准表态勾勒出当前经济的“施工图”。一边是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一边是立足当下的务实研判,两者共同解答了公众最关心的问题:在追求“决定性进展”的关键期,经济转型要走什么路?“大放水”式刺激会重现吗?

创意配图:中国经济

01 高层发声:“决定性进展”的时空分量与深层内涵

国庆招待会上“决定性进展”的提法,绝非寻常表述,而是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精准定位。从时间维度看,“十五五”时期正处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前半程,如同马拉松冲刺前的关键加速阶段,其成效直接决定最终成败。经过“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五”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的积累,中国已具备向更高目标迈进的物质基础与制度条件。

从内涵来看,“决定性进展”绝非简单的经济总量增长,而是涵盖多领域的系统性突破。它意味着发展模式要从“跟随”转向“引领”,摆脱路径依赖实现从0到1的创新;要攻克高端芯片、核心零部件等“卡脖子”难题,筑牢现代化根基;更关键的是完成发展动能转换,让新质生产力成为主导力量,这正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关键。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的六个“坚持”原则,更从战略层面为这一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引,凸显了“稳扎稳打、系统推进”的发展思路。

02 经济图景:转型阵痛中的“稳中有进”与动能切换

央行将经济定调为“运行稳中有进”,恰是对“决定性进展”起步阶段现实的精准把握。这一表述比二季度“呈向好态势”更显克制,既肯定了贸易环境改善、金融风险缓释的积极变化——如同广州黄埔区1-8月全口径税收连续三个月正增长,制造业韧性凸显、金融业恢复性增长那般的局部亮点,也坦诚揭示了复苏基础尚不牢固的现状。

传统动能的拖累仍未消散。占GDP比重26%的房地产行业依旧低迷,2025年上半年50家典型上市房企营收同比下降15%,净利润亏损902亿元,已连续四年整体为负,如同经济转型中的“沉重包袱”。工业与消费领域同样承压,前7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弱于去年,直到8月才实现反超;居民消费意愿迟迟未恢复,年轻人就业难题未解,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经济内生动力亟待激活。

但新动能的成长正在带来转机。2025年1-8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集成电路制造、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增速分别达22.3%、14.6%;具身智能、AI大模型等新领域落地加速,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产量增速均超35%。这种新旧动能的激烈切换,让当前经济处在“阵痛期”,但这正是迈向“决定性进展”的必经之路。

03 政策锚点:货币拒“放水”,财政挑大梁的协同逻辑

物价领域的变化折射出经济的微妙态势。央行将物价描述从“持续低位运行”简化为“低位运行”,删除“持续”二字,表明通缩压力已有所减弱。这一变化与“反内卷”带来的上游行业价格回升有关,推动工业品价格(PPI)回正,但由于缺乏增量需求,上游涨价难以传导至消费端,物价回升动力仍显不足。

货币政策的走向则更为清晰:“大放水”可能性极低。央行删去“加力实施增量政策”的提法,新增“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明确政策重心从“谋划新工具”转向“用好老办法”。9月未降息的操作,印证了不再推出增量刺激的导向,四季度政策将聚焦消费贷贴息、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存量工具的落地见效。这种“精准滴灌”而非“大水漫灌”的思路,既避免了金融风险,也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精准需求相匹配。

不过政策并非完全僵化,央行保留“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的表述,为后续操作留足空间。这一点在地方实践中已有体现,如广州黄埔区将政府债券资金重点投向轨道铁路交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1-8月债券支出同比增长20.4%,为有效投资注入动力。若四季度全国层面推进大工程、发行特别国债,降准仍有实施可能。这种“财政搭台、货币伴奏”的模式,既符合“决定性进展”的系统要求,也为转型提供了稳定支撑。此外,央行对股市的“呵护”态度不变,通过多种工具维护市场稳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04 结语

高层“决定性进展”的定调,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清晰蓝图;央行“落实存量政策”的导向,则明确了当下的行动路径。两者共同传递出一个核心信号:追求长远目标不会依赖短期刺激,而是要靠高质量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的经济阵痛,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代价;拒绝“大放水”的定力,是为了夯实转型的根基。从地方财政对重点领域的精准保障,到国家层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扶持,一系列举措正在勾勒出“实干兴邦”的发展轨迹。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充分的高质量就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对于国家而言,这正是迈向现代化“决定性进展”的坚实步伐。

在这场转型攻坚中,稳扎稳打远比急功近利更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在“十五五”期间实现关键一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财经   央行   决定性   高层   进展   动能   精准   经济   政策   领域   阵痛   增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