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黑龙潭:俯注潭千尺,深藏或有龙

在昆明市北郊的龙泉山五老峰脚下,就有一处充满神秘色彩和历史底蕴的地方——黑龙潭。这里自汉代就有黑水祠的记载,历经千年岁月变迁,从最初的祭祀场所逐渐发展成为如今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




黑龙潭所在的昆明,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这里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唐宋时期的龙泉观,到明代的黑龙宫,再到后来的诸多建筑和景观,黑龙潭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兴衰和文化传承。



清代满族诗人硕庆曾用“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来描绘黑龙潭的美景,短短十四个字,便将黑龙潭的主要景观和自然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看着眼前这历经岁月洗礼的黑龙潭,不禁让人想问,这深深的潭水中,是否真的如传说般深藏着神龙呢?



踏入黑龙潭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黑龙宫,这座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的古建筑群,三进四院,绿树成荫,古朴而幽静。走进黑龙宫,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能感受到那浓浓的历史氛围。正殿中曾供奉着龙王等塑像,虽然在特殊时期遭到破坏,但如今已恢复为古迹游览区,供人们参观游览。



沿着山路而上,便来到了上观龙泉观。这里的建筑顺山势层层升高,雷神殿、北极殿、玉皇殿、三清殿等重重殿宇错落有致。在雷神殿前的通道两侧,有两株植于元代的孔雀杉,




东面一株枝繁叶茂,高达26米,犹如一位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巨人,而西面那株虽在1979年遭雷击后枯萎,但仅存的树身及新发的枝干依然顽强地展示着它的生命力。甬道旁的左扭柏和右扭柏更是奇特,一株左扭,一株右扭,仿佛是大自然特意创造的艺术品。




黑龙潭的两潭池水可谓是一大奇观,一清一浊,相互连通却又泾渭分明,清不变浊,浊不变清,就像道家阴阳各半的“太极图”。深池即黑龙潭,又名清水潭,面积600平方米,



水最深15米,清澈的泉水从潭底涌出,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浅池位于深潭东北面,水色微黄,称浑水潭,面积2600平方米,水深0.5米。更神奇的是,两泉的鱼互不越潭,形成“两水相交,鱼不往来”的异景奇观。



黑龙潭还以唐梅、宋柏、元杉、明茶四绝而闻名。唐梅相传为唐南诏时道安和尚手植,虽已老态龙钟,但每逢春节前夕,它总是最早开花,粉红色的重瓣花朵,清香扑鼻。



宋柏高28米,直插云霄,枝叶茂密,古根盘结,历经八九百年的风霜依然生机勃勃。而明代种植的茶花树,在冬末初春时,花红似火,艳如桃花,与唐梅、宋柏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此外,景区内的红枫林区在深秋时满山映红,如同一片红色的海洋;杜鹃谷在清明前后,漫山遍野的杜鹃争奇斗艳,美不胜收;定风塔造型端庄,承载着古人对风水的讲究和美好的期许;昆明义士薛尔望墓则诉说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在这里,你还能看到革命烈士陵园,松柏丛中安葬着王德三、吴澄、马登云等烈士,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精神如同黑龙潭的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滋养着后人。



想象一下,在一个冬日的午后,漫步在黑龙潭的梅园里,梅花盛开,香气四溢,远处的龙泉山被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此时,你坐在潭边的石凳上,看着清澈的潭水,感受着微风拂面,



听着旁边老人讲述着黑龙潭的传说和故事,那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享受啊!而当夜晚来临,月光洒在潭水上,波光粼粼,让人不禁想起那句“俯注潭千尺,深藏或有龙”,仿佛真的能看到潭水中有龙在游动,给黑龙潭增添了一份更加神秘的色彩。



黑龙潭,它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文化教科书。它用那清澈的潭水、古老的建筑、珍贵的古树,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传承着千年的文化。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昆明的大地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每一个来到黑龙潭的人,都会被它的美丽所吸引,被它的历史所震撼,被它的文化所熏陶。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智慧,也让我们明白了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愿黑龙潭的这份美丽和神秘能够永远延续下去,如同那永不干涸的潭水一样,源远流长,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它的风采,感受到它的魅力。


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内容进行调整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3

标签:龙泉   潭水   昆明   龙宫   源远流长   历史文化   清澈   神秘   美丽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