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过鹅公岩长江大桥

长江流过鹅公岩长江大桥

2025年4月初,长江流过鹅公岩长江大桥,水势已不似从前那般汹涌。枯水时节,江面退缩,露出大片河床,像是褪去了衣衫的巨人,显出嶙峋的骨骼来。那些鹅卵石,原本是藏在水下的,如今却暴露在日光里,沾满了泥巴,如同穿上一件褐色的外衣,辨不清本来面目了。

我站在建川博物馆的平台上眺望,这座贯通重庆南北的大桥横跨江面,钢铁与混泥土何成的骨架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桥上车流不息,人们匆匆而过,大约很少有人会停下来看看这裸露的河床。倒是桥下,三三两两的市民在干涸的江床上走动,有的弯腰捡拾什么,有的只是漫无目的地散步。他们的身影在广阔的河床上显得渺小,像是几个移动的黑点。

建川博物馆停车场里停满了车辆。许多人驾车来此,不为参观博物馆,只为看看江景。他们支起小桌椅,泡上一壶茶,对着江水发呆,或不停聊天。享受着这一种难得的悠闲。重庆人向来忙碌,能在工作日的下午偷得浮生半日闲,实在是一种奢侈。

江水退去后,河床上现出许多深浅不一的沟壑,那是水流经年累月冲刷的痕迹。此刻沟壑里蓄着浅浅的水洼,倒映着两岸的高楼。这天,天空出奇地通透,连对岸房屋的窗户都清晰可数。那些倒影在水中微微颤动,构成一幅幅奇妙的画面,仿佛水底下另有一个颠倒的城市。

一个老人坐在河床边,附近停了一辆自行车,他翻起汗衫,让日光暴晒,他用树枝在泥地上划着什么。我走近看时,发现他是在画一座桥的轮廓。老人抬头看我,笑了笑,说这桥他参与修建过。他的手指关节粗大,皮肤上布满皱纹,像是干涸的河床上龟裂的泥土。

"那时候水比现在深多了,"老人说,"我们得在江底打桩,水压大得很。"他指着远处桥墩的位置,描述当年施工的场景。如今那些桥墩周围已经没有水了,裸露的混凝土基座上附着一些干枯的水草和贝壳。

几个孩子在不远处嬉戏,他们跳过一个个水洼,笑声在空旷的河床上回荡。他们的母亲站在一旁,时而呵斥他们不要跑得太远。这景象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的小溪边玩耍的日子。那时的水也比现在丰沛,我们能在溪流中捉到小鱼小虾。如今连长江都瘦了,更别说那些小溪流。

黄昏时分,阳光斜照在鹅公岩大桥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桥上的灯光次第亮起,像是给这座钢铁巨龙点上了眼睛。对岸的楼宇也开始闪烁,水中的倒影变得更加迷离。喝茶的人们陆续收起桌椅,准备离开。他们带走了垃圾,却留下了无数脚印在泥泞的河床上。

我最后看了一眼那些沾满泥巴的鹅卵石。等到来年汛期,江水上涨,它们又将沉入水底,被冲刷,被搬运,或许会被带到很远的地方。而这座桥,将依然屹立,看着江水涨落,看着城市变迁,看着人来人往。

长江流过鹅公岩长江大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退了又涨,人来了又走。只有时间,像这江水一样,无声地流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长江大桥   长江   日光   桥墩   水洼   江面   鹅卵石   河床   江水   博物馆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