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藏着多少意料之外的惊喜?
宁夏,中国西北腹地一颗低调的明珠,面积虽小(约6.6万平方公里,比重庆还小),却浓缩了半个中国的景观精华。这里三面环沙,黄河却在此温柔拐弯,用千年不息的灌溉之力,在荒漠中“绣”出一片绿洲——银川平原,成就了“塞上江南”的美名。
宁夏人口不到700万,却聚居着回、汉、满等30多个民族,清真寺与佛塔共立,羊肉手抓与八宝茶飘香,多元文化像黄河水一样在这里静静交融。历史上的宁夏,是西夏王朝的根基,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也是边塞诗里的苍凉意象;今天的宁夏,沙漠与葡萄藤共生,光伏板与烽火台对望,古老与现代的碰撞充满张力。
(宁夏)
若你想找一处“小而美”的旅行地,既能一脚陷进腾格里的流沙,又能伸手触摸西夏的残碑;既能骑着骆驼追落日,又能驾着越野车冲沙丘;既能住进沙漠帐篷数星星,又能钻进百年梨园闻花香——宁夏就是答案。这里的旅游不靠人海战术,没有过度商业化,每个景点都像本地滩羊一样,带着原生态的扎实劲儿:沙坡头的草方格治沙工程被联合国点赞,镇北堡影城的土城墙拍出了《大话西游》的经典,贺兰山岩画刻着四千年前的人类密码,就连黄河边一个不起眼的村落,都可能藏着西夏后裔和明清水车。
以下精选的二十个目的地,是从上百个景区中反复筛选的“必去清单”,既有教科书级的地标,也有连导航都难定位的秘境。它们像二十块拼图,凑齐了宁夏的四大面孔——沙漠奇观、历史胎记、隐秘村落、生态奇迹。
(宁夏)
无论你是冲着“大漠孤烟直”的意境而来,还是想破解西夏王朝的神秘基因;无论你想带孩子见识课本外的中国,还是想找片清净地放空灵魂,这份清单都能给你“对”的选择。不夸张地说,错过其中任何一个,都可能错过理解宁夏的一个关键视角。
(沙坡头旅游景区)
推荐理由:沙坡头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于一体,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沙漠景观之一。这里不仅是唐代诗人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灵感来源,更是全球少有的沙漠与黄河直接交融的奇观。游客可体验滑沙的惊险刺激,乘坐羊皮筏子漂流黄河,或在腾格里沙漠中骑骆驼感受丝路古韵。沙坡头还拥有独特的治沙成果展示区,通过草方格固沙技术将荒漠变为绿洲,兼具生态教育与自然探险的双重意义。夜晚可入住沙漠星星酒店,观赏无光污染的璀璨星空,参与篝火晚会,感受大漠的苍茫与浪漫。
(镇北堡西部影城)
推荐理由:作为“东方好莱坞”,镇北堡影城以荒凉美学闻名,曾是《大话西游》《红高粱》等经典电影的取景地。景区保留明清两代边防城堡的原始风貌,黄土夯筑的城墙、酒旗招展的龙门客栈、盘丝洞等场景完美复现武侠与奇幻的视觉张力。游客可租古装化身紫霞仙子或至尊宝,在残垣断壁间拍摄电影同款画面,体验时空交错的沉浸感。影城还设有老银川一条街,通过仿古建筑和民俗表演再现西北市井文化,是影视文化、历史遗存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的典范。
(沙湖生态旅游区)
推荐理由:沙湖位于石嘴山市平罗县,以“半湖碧水半湖沙”的奇景著称,湖中芦苇丛生、鸟岛密布,栖息着白鹭、天鹅等200余种鸟类,是西北重要的湿地观鸟胜地。春季可泛舟湖上赏紫色马鞭草花海,夏季乘快艇穿梭于芦苇荡,冬季冰雪覆盖的沙丘与冰湖形成水墨画般的意境。景区融合江南水乡的婉约与塞北大漠的粗犷,沙水相依的景观在全球范围内极为罕见,摄影爱好者可在此捕捉日出日落时分的绝美光影。
(西夏陵风景名胜区)
推荐理由: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被誉为“东方金字塔”,9座帝陵和253座陪葬墓星罗棋布于贺兰山东麓。三号陵(推测为开国皇帝李元昊之墓)保存最完整,其夯土金字塔形制与佛教塔刹元素结合,展现了西夏独特的建筑智慧。景区内的西夏博物馆陈列鎏金铜牛、琉璃鸱吻等国宝级文物,结合4D影片还原西夏兴衰史。漫步陵区,残存的碑刻与神道石像无声诉说着党项民族的辉煌,是探秘消失文明与丝路历史的绝佳窗口。
(贺兰山岩画)
推荐理由:贺兰山岩画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长廊,记录了远古先民狩猎、祭祀、图腾崇拜等场景。最著名的“太阳神”岩画线条粗犷,头顶放射状光芒,象征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景区内峡谷纵横,岩画与山体浑然天成,游客可沿步道近距离观察数千年前的刻痕。冬季雪后,覆雪的山峦与赭红色岩壁形成强烈对比,更显神秘肃穆。此外,贺兰山还是生态宝库,登山途中常遇岩羊、马鹿等野生动物,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织成一部立体史诗。
推荐理由: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4万年前人类活动的痕迹与明代藏兵洞军事防御体系并存,形成“时空隧道”般的游览体验。景区内可乘坐驴车穿越黄土峡谷,乘船游览红山湖,或探秘藏兵洞的暗器机关与地下兵营。独特的雅丹地貌鬼斧神工,风蚀形成的“魔鬼城”与长城遗址相映成趣,兼具考古科普与地质探险的双重魅力,是亲子研学与历史爱好者的必访之地。
(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推荐理由:六盘山横跨陕甘宁,被誉为“高原绿岛”,森林覆盖率超80%,夏季平均气温18℃,是天然避暑胜地。小南川峡谷流水潺潺,野荷谷内万亩野生荷花盛夏绽放,凉殿峡相传为成吉思汗避暑行宫遗址。景区内红军长征纪念馆与自然景观结合,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秋日层林尽染,冬日雾凇冰挂,四季皆可领略“西北小江南”的温润与壮美。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始凿于北魏,现存162窟,其中唐代弥勒大佛高20.6米,面容慈祥,衣纹流畅,堪称宁夏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石窟群依山而建,丹霞地貌与佛教造像相映生辉,桃花洞、相国寺等区域保存了大量浮雕与壁画。登顶可俯瞰石门关险隘,感受丝路商旅与佛教传播的历史烟云,是研究中国石窟艺术从北魏至隋唐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
推荐理由:青铜峡以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和108塔闻名,峡谷两岸峭壁如削,黄河在此收束为一线,乘船游览可近距离观察古代水利智慧与现代工程的结合。108塔群依山势按奇数排列,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喇嘛教塔阵,黄昏时分塔影倒映黄河,庄严静谧。景区还包含大禹文化园,通过雕塑与实景演出再现治水传说,是黄河文化、佛教艺术与自然奇观的综合展示地。
(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
推荐理由:火石寨是中国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群,赤红色山体与绿树碧草形成强烈视觉冲击,素有“中国科罗拉多”之称。云台山、扫竹岭等景点怪石嶙峋,天然形成的石城、石巷宛若迷宫。春季丁香花漫山遍野,秋季层林尽染,险峻的攀岩路线与高空栈道吸引户外爱好者。景区还包含北魏石窟群,将地质奇观与人文遗迹巧妙融合,是摄影与探险的理想目的地。
推荐理由:通湖草原位于中卫市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是沙漠与湿地交融的秘境,被称为“沙漠伊甸园”。这里曾是古丝绸北路的要塞,保留着商道、盐道、驼道等历史遗迹,沙山岩画与古买卖城遗址诉说着丝路繁华。景区内湖泊星罗棋布,通湖因地下水补给形成绿洲,湖畔芦苇摇曳,白色蒙古包点缀其间,呈现原生态蒙古风情。游客可参与篝火晚会,体验蒙古族歌舞与烤全羊盛宴,或骑骆驼穿越沙丘,感受“大漠孤烟”与“长河落日”的诗意交融。夜晚可入住沙漠帐篷,仰望无光污染的银河,聆听风吹沙鸣的自然交响。
推荐理由:黄沙古渡位于银川市东郊,是明清“宁夏八景”之一,以“黄沙拥长河”的塞外奇景闻名。景区内昭君出塞遗留的月牙湖、康熙渡黄河的古渡口与黄河坛文化园形成历史轴线。游客可乘羊皮筏子漂流黄河,探访昭君梳妆台传说,或在沙漠欢乐谷体验越野冲浪车的惊险。湿地与荒漠交错的地貌吸引了天鹅、白鹭等鸟类栖息,春季紫色马兰花海与秋季金色芦苇荡构成摄影天堂。景区还保留着原始治沙技术展示区,是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的典范。
推荐理由:鸣翠湖距银川市区仅9公里,是中国首批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湖中千亩荷塘夏季盛开,栈道蜿蜒穿行于芦苇丛中,黑鹳、白琵鹭等187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冬季冰封湖面可体验冰钓与雪地摩托,春秋季观鸟塔上可拍摄候鸟迁徙的壮观场面。公园融合江南水乡的精致与塞北湿地的野性,湖心岛上的仿古建筑与生态科普馆为亲子研学提供绝佳场所,是城市近郊罕见的“生态绿肺”。
(北长滩古村落)
推荐理由:北长滩坐落于中卫市黄河峡谷深处,是宁夏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内黄土夯筑的民居、百年梨树与清代水车构成时光凝固的画面,春季梨花如雪,秋季枣林似火。村民仍保留传统生活方式,手工酿制黄酒、编织芨芨草筐的场景充满烟火气。村外的黄河“石林”地貌鬼斧神工,裸露的红色砂岩与碧绿河水形成强烈视觉冲击。此地亦是66号公路的终点,自驾者可感受“最后一公里”的荒野浪漫。
(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
推荐理由: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银川市西北,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是宁夏的“生态脊梁”。景区内苏峪口峡谷奇峰耸立,樱桃谷春季山花烂漫,兔儿坑秋季层林尽染。贺兰晴雪、古松云海等自然奇观被历代文人咏叹,岳飞的“踏破贺兰山缺”更添历史厚重感。徒步路线可邂逅岩羊、马鹿等野生动物,登顶可俯瞰银川平原与黄河蜿蜒。冬季雾凇冰挂与夏季18℃的清凉使其成为四季皆宜的避暑胜地与户外天堂。
(南长滩百年梨园)
推荐理由:南长滩位于中卫市香山深处,黄河在此形成“S”形大湾,村庄三面环水,被誉为“黄河第一村”。村内3000余棵百年梨树春季绽放如云似雪,与黄土院落、明代长城遗址构成世外桃源。村民为西夏党项族后裔,保留独特的方言与社火习俗。乘船沿黄河漂流可欣赏丹霞地貌与古水车群,秋季梨树挂果时还可参与采摘与梨膏制作体验,是人文与自然深度交融的隐逸之地。
推荐理由:黄河坛位于青铜峡市黄河西岸,是中华黄河文化的象征性建筑。主体坛高99米,以“五千年文明、九曲黄河”为设计理念,青铜浮雕长廊刻画从大禹治水到现代水利的史诗。景区内的黄河文化博物馆陈列历代治河工具与文献,实景演出《大禹传奇》再现上古治水壮举。登坛远眺,黄河与贺兰山、牛首山形成“一河两山”的宏大格局,日落时分金光洒满坛阶,宛如“天坛”与“黄河”的时空对话。
推荐理由:哈巴湖位于盐池县北部,是毛乌素沙地边缘的荒漠绿洲。湖周分布着宁夏最大的天然柳树林与沙冬青群落,春季丁香花海与秋季胡杨金黄交替上演。景区内的烽火台、古盐道遗址记录着边塞商贸历史,生态博物馆展示治沙科技成果。夜晚可参与星空观测与沙漠露营,聆听“哈巴湖传说”中牧羊少女与神鹿的奇幻故事,是生态教育与荒野探险的绝佳结合。
(中卫高庙)
推荐理由:中卫高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古建筑群,以“悬空寺”般的险峻结构闻名。庙宇依山势逐级攀升,260余间殿阁通过回廊与悬梯相连,最高处玉皇阁距地面29米。三清殿、大雄宝殿与文昌宫共存一院,彩绘藻井与砖雕照壁工艺精湛。地宫内的“十八层地狱”场景通过泥塑展现因果报应,兼具艺术性与警世意义。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孟兰盆会,千盏河灯顺黄河流淌,形成“星河入人间”的震撼画面。
推荐理由:唐徕渠是宁夏平原“塞上江南”的生命线,其渠首工程位于青铜峡市。博览馆通过全息投影与互动模型展示两千余年引黄灌溉史,从汉代“激河浚渠”到现代智能节水系统,揭示宁夏治水智慧。实景展区可观摩古代水车、刮水板的运作原理,参与模拟分水仪式。渠畔的汉唐古渠遗址与现代化灌区形成鲜明对比,黄昏时渠道与晚霞倒映如金色绸带,是理解宁夏农耕文明与生态奇迹的核心窗口。
(夏王陵)
宁夏,这片土地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总能打破你对“西北”的固有想象。你以为会看到无尽的荒凉,却在沙漠腹地撞见万亩湿地与百年梨园;你以为历史只是课本上的西夏王朝,却在贺兰山岩画的刻痕里摸到了远古先民的体温;你以为黄河只是浑浊的奔流,却在青铜峡的黄昏中看到它如金色绸缎般温柔。
这里的每一粒沙、每一块砖、每一道山梁,都在讲述着矛盾又和谐的故事——沙漠与绿洲厮杀千年却彼此成全,游牧与农耕文明碰撞出璀璨火花,就连戈壁滩上的光伏板,都在和两千年前的烽火台遥相对话。
(宁夏枸杞)
旅行宁夏,像打开一个多宝盒:前一刻还在沙坡头的星空帐篷里听驼铃,下一秒已站在须弥山石窟的唐代大佛脚下;上午刚在黄河坛读懂“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密码,傍晚就能钻进北长滩的土窑洞啃一口村民烤的馍。
这20个目的地,像是20把钥匙——沙湖的芦苇告诉你生态修复的奇迹,哈巴湖的柳树林藏着治沙人的执著,南长滩的梨花印证着黄河对子民的馈赠,而中卫高庙的三教合一,则让所有关于信仰的争论归于平静。
它们没有九寨沟、故宫那样的顶流光环,却因“不完美”而真实:西夏陵的残碑比完好的宫殿更有历史重量,六盘山的野荷谷比修剪整齐的花海更触动心灵,就连通湖草原的蒙古包,都因带着风沙的粗糙感而显得珍贵。
(宁夏)
离开宁夏时,许多人会惊讶自己记住的不是某个景点,而是一种“活着”的体验:在黄河漂流时船夫吼出的花儿调,在镇北堡影城扮紫霞仙子时突然刮起的沙尘,在火石寨丹霞山顶喘着气看到的日出……这些瞬间拼凑出的,是一个立体的宁夏——它小到两天能绕一圈,却又大到装得下四千年的文明切片。或许十年后,你已忘记哪片沙漠滑过沙、哪座山看过岩画,但一定会记得,在中国西北,有个地方教会你:荒凉与丰饶,从来都是一体两面。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