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庙:文旅融合开新局 全域旅游展新姿

△ 护庙柏

△ 仓颉手植柏

△ 仓圣鸟迹书碑

△ 媒体采访团在仓颉庙进行采访

△ 2025·乙巳年谷雨“四仪九规制”非遗展演现场

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总有一些坐标永恒闪耀。它们不仅是地理的标记,更是精神的灯塔——陕西白水仓颉庙,便是这样一个连接着汉字起源与中华文明血脉的圣地。

2001年,这座为纪念文字始祖仓颉所建的庙宇,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中华汉字文明的精神标识地。这里保持着活态的文化传承:树龄约5000年的仓颉手植柏仍在抽枝展叶,古老的碑刻文字仍在被临摹解读,中华文明的脉搏在这里强劲跳动。

以文化遗产为根基,让历史与当下交融。近年来,白水县以打造全域旅游名县为目标,深挖历史文化资源,统筹推进文物保护、景区升级与产业协同,探索出一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特色发展路径,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保护与发展同行

坐落在白水县史官镇的仓颉庙是集庙、墓、碑、书、柏五位一体的仓颉纪念地,拥有跨越千年的文化底蕴。据《仓颉庙碑》记载,东汉延熹五年(公元162年) 已颇具规模,屡行“重建之举”,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从古老的庙宇到如今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仓颉庙景区成为白水县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

10月13日,记者踏上这片圣地,只见仓颉庙高垣厚墙,格局完整。整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分别为照壁、山门、前殿、报厅、中殿、后殿、仓颉墓。殿内珍藏的18通古碑,是镌刻历史的“石质史书”。其中,《仓圣鸟迹书碑》上镌刻的28个象形文字,是当年仓颉所造形象文字的原形,被海内外学者称为“中华民族第一篇史书”。《广武将军碑》为前秦建元四年(公元368年)所立,碑文书法流畅,高浑飘逸,康有为赞此碑为:“古雅第一,关中楷隶冠”。

仓颉庙里,46棵千年古柏构成了与山东曲阜孔庙古柏群、陕西延安桥山黄帝陵古柏群并称的中国三大古柏群,堪称“活着的文物”。其中最负盛名的“仓颉手植柏”距今已有5000余年历史,是全国仅存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之一。而“柏抱槐”的奇观更是令人称绝,古柏树身中生出国槐,柏槐共生,相依相拥,被纳入全国百棵名树之列。

为守护这些“绿色国宝”,当地织就了一张严密的保护网。2019年,《渭南市仓颉墓与庙保护条例》出台,将庙内古柏正式纳入法规保护范畴。同时,建立涵盖本体情况、养护措施、生长环境等信息的“一树一档”,接入国家、省、市、县四级共享的实时监控系统,形成“专家技术指导+县级主管部门+养护责任单位”的“一树一支队伍”保护模式。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景区环境提档升级奠定基础。仓颉庙旅游环线建设完成,文圣东、西路等5条道路及配套设施完工,推动景区环境提档升级。更令人期待的是,白水县已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7600万元,启动汉字博物馆与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为汉字文化传承夯基筑台。

“文旅+”的无限可能

如何让仓颉庙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代代相传?

2010年,联合国将每年4月20日中国传统节气“谷雨”确定为“联合国中文日”,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每年“谷雨”时节,白水县都会按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谷雨祭祀仓颉典礼”九规制在仓颉庙举行祭祀仓颉典礼。并以谷雨祭祀仓颉活动为载体,开展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包括穿汉服、习汉礼、祭先圣、游圣庙、写汉字、诵诗书、体验古法雕版印刷等形式多样的内容,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近万名学子前来体验。

这一融祭祀礼仪、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于一体的品牌活动,已成为白水文旅一张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

这种文化活力,更通过“文旅+”的跨界融合,渗透到白水的每一个角落。“秦川宿集”民宿项目正在建设;“秦川宿集”支持渔业基地举办白水县首届“秦川宿集杯”休闲垂钓大赛、2025年陕西省群众体育赛事五级联赛暨“白杨绿能杯”白水县社区休闲垂钓大赛等赛事活动,吸引爱好者纷至沓来……

市场化运营的引入,更给白水文旅注入了新的活力。白水县与陕旅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景区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激发景区内生动力。

从“一处美”到“处处兴”

白水的文旅发展,从未止步于仓颉庙的单点发力。近年来,白水县以“一盘棋”思维推进全域旅游,从景区提质到文化挖掘,从资金争取到机制创新,多维度夯实发展基础,实现从“单点美”到“全域兴”的跨越。

以“酒文化”为核心,杜康庙景区聚焦工业旅游特色,完成道路拓宽、水土治理及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杜康酒文化工业游”加速崛起。目前,该景区正全力争创杜康酒文化4A级景区。

以“生态休闲”为特色的林皋湖生态休闲游乐区,由云台山风景区、方山森林公园和林皋湖景区组成,围绕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城人“九位一体”生命共同体,着力打造水系自然连通、湿地相互环绕、花海丛林交织、城镇产业繁荣的多样性、多业态、多平台生态旅游目的地。随着林皋湖渔业基地的建成运营,各类文旅康养活动也纷至沓来。

站在新的起点回望,仓颉庙内古柏的虬枝与碑刻的纹理,无声诉说着文明的韧性;放眼未来,汉字博物馆与游客服务中心的蓝图,勾勒出发展的无限可能。

这片土地,曾孕育出照亮中华文明的文字之光。如今,正探索着一条文化传承与全域旅游相得益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白水的实践印证:深厚的文明根脉,不仅是永恒的精神财富,更是走向未来的磅礴力量。

(来源:渭南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旅游   仓颉   新姿   白水县   景区   汉字   白水   谷雨   古柏   文化   祭祀   单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