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王佐镇藏着的古村——贺照云

王佐镇中藏古村,青山碧水绕云根。

昔年兵燹成焦土,今日祥辉照户门。

火褪残痕存史册,烟凝新霭润芳荪。

人间自有桃源境,一脉乡名寄岁温。

——AI写给贺照云的诗

在王佐的最南端

藏着一个自带浪漫气息的村落

贺照云,便是它的名字

作为庄户中心村的下辖村

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历史?

村子又是否像村名一样浪漫文艺?

今天我们一起听听贺照云的故事

溯源—贺照云村的“烟火”往事

根据清光绪十五年(1889)《良乡县志》载,“贺照云,距城八里”。传说清军入关后建兵营,后因失火,兵营被烧,遂起名为“火烧营”,意为大火烧了的军营。解放后,全国普查地名,因火烧营的寓意不佳,于是改为读音相近的“贺照云”。

村民大部分为梁姓,满族人,据本村梁姓老人口述,“我们是东北铁岭的老家,祖上随清军入关时为多尔衮的正蓝旗,清军随多尔衮的部队入关后皇封叫大姓“金、赵、康、梁”中的梁姓。后来,祖辈从老家铁岭搬到了山东,又因清宫在贺照云建坟,我们祖辈又被征来这里看坟。”

光绪年间著名的百日维新领袖人物梁启超就是贺照云梁家的同宗,今葬有梁启超一只鞋子的衣冠冢就在贺照云,与贺照云梁家是一家人,梁启超家的家族坟地就是贺照云村北“梁家坟”,梁启超的妹妹便葬在该墓地。

百余年岁月流转,贺照云的“烟火”往事,成为了村里老人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历经历史长河的洗礼,如今的贺照云村也在焕发新生。

起航—古村新韵的“焕新”之路

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举措。

为切实提升人居环境,改善村庄整体面貌,在王佐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和庄户中心村的全力支持下,贺照云村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建立起“镇村联动、专班推进、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了管网改造、道路修缮、环境美化“三步走”的实施路径,全面启动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经过前期细致的调研规划和充分的准备工作,今年2月,施工队伍正式进驻贺照云村,打响了人居环境提升“攻坚战”。工程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方案,将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作为首要任务,率先解决供水不稳定、排水不畅等问题。

“虽然施工期间出行暂时不便,但看到工人们加班加点赶进度,我们都理解支持。”村民代表梁大姐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施工期间,村委会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村民反映的用水、出行等问题即接即办,确保施工期间村民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随着地下管网工程的有序推进,路灯、监控等地上配套设施的整改工作也将同步开展。下一步,待地下工程完工后,将立即启动路面硬化和环境美化工程,让这个承载厚重历史的古村落焕发新的生机。

可期—看到乡村的“无限”可能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许多人因为一锅“炖吊子”驱车数十公里来到贺照云,香而不腻的肥肠锅、软烂入味的炖猪蹄成为了一波波游客朋友的心头爱。这个让大家“疯狂上头”的美食,就是贺照云村的大肠侯,已经在村里开了近四十年。以大肠侯为代表的村内门店,以其地道、淳朴的特色,唤醒了乡村振兴的“沉睡资源”。

与此同时,贺照云村依托临近京良路优势,积极探索“生态农业 + 休闲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拓展农业种植、郊野露营等多元领域,带动村域经济。乡村焕发出的蓬勃生机与活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宁静与美好。

古村新韵,未来可期

当前,贺照云村

正以古韵为底色、以实干为笔墨

绘就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

乡村振兴图景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期待

一个既保留历史韵味又焕发时代光彩的

美丽贺照云!

来源《丰台时报》

王佐镇提供

编辑 赵智和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丰台官方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2

标签:旅游   丰台   乡村   铁岭   村民   庄户   工程   兵营   历史   管网   正蓝旗   祖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