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往事 赶大营 天津人在新疆(下)

天津

清末赶大营,是杨柳青人自己选择的生活,是时代造就的命运。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城市、亚洲地理的中心,从渤海之滨的天津到乌鲁木齐,在一百多年前,“赶大营”的天津人要走上半年的时间。沿途有人因病累、饥饿而死,永远留在路上。

清末民初,有钱的商人绕道,从蒙古到西伯利亚,乘沙俄火车到哈萨克斯坦,再到新疆塔城,由塔城到伊犁、乌鲁木齐。整个行程旅资不菲,绕一大圈,可省时间和少受罪。国内铁路开通后,家庭稍微宽裕的天津人,会选择乘火车到宝鸡,再倒汽车,但许多贫苦人家还是选择乘马车到新疆。

除了走蒙古草原和乘沙俄火车,大多数杨柳青人走大路,即从杨柳青出发,沿途经过静海、沧州、临清、馆陶、濮阳,过黄河到河南郑州、洛阳抵豫陕交界的潼关,再经西安,从宝鸡、天水、伏羌(今甘谷)到兰州,过乌鞘岭、古浪、循长城脚下往西抵凉州(今武威)、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出嘉峪关,过玉门关至星星峡,进入新疆的“苦八站”。由杨柳青到迪化,全程9000里。

陆路交通是许多走口外人的首选。这样长的路途,是他们用脚丈量出来的。

在路上,在不同季节里,津帮商人要饱尝安西的风和哈密吐鲁番的热,伊吾巴里坤的冷。恶劣的气候,漫长的路程,留下了一串串津帮商人的足迹。

还有一条大路是走货的通道,从呼和浩特或包头,由内蒙的商号货运驼队,将货物运送到新疆奇台或乌鲁木齐。那时的新疆奇台是新疆第一旱码头。奇台县有山陕会馆,还有杨柳村,就是天津杨柳青赶大营后裔的村落,永远留在那里,种菜务农为生,乌鲁木齐也有一批杨柳青人种菜为生,菜种的非常好。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王树楠从兰州道调任新疆布政使。他组织编辑了一部志书--《新疆图志》,记下了津帮商人的一些信息。

追随左宗棠大军进入新疆的不仅仅是津帮商人,还有湖南、湖北、山西、陕西、四川、河南、甘肃等地的商人。

当时,津帮商人的足迹不仅遍及天山南北,同时,也把天津的商业文化和传统带到了新疆。早在清代中期,有诗人写过“繁华真可比京华,都说津门有大家”的名句,点出了天津商业上有大家的称谓和习俗。

天津道胜银行现在铭牌

俄国商人的霸权垄断经营新疆商贸银行等业务,在新疆的天津商人利用清政府白银外流造成的市面上银元银两少,银贵。铜钱多,铜賎。而新疆在左宗棠收复新疆后的几十年里,社会政局相对稳定,商贸流通渐渐发展起来,有充足的白银流通,新疆冶金起步是在民国中后期。天津商人来回倒腾银元铜元,发行银票,倒腾钱币也是风生水起,赚的的盆满钵满,而开办起银号票号钱庄。很多在新疆的津商,财富迅速急剧膨胀。

以宣统二年(1910年)为分水岭,津帮商人在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先后出现新老八大家。原因是这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多家天津商号被歹人泼油纵火。迪化官府立刻一面查案缉拿凶犯,另外政府拨出钱款帮助受灾商人恢复经营。

老八大家为:同盛和京货店、复泉涌酱园、永裕德京货店、德恒泰绸缎庄、公聚成京货店、忠立祥京货店、升聚永京货店、聚兴永京货店。

天津铁桥

1910年以后,忠立祥京货店的位置由新盛和京货店代替。当然,这些津帮字号仅仅是乌鲁木齐一地的情况,在新疆其他城市,也有很多较大的商家,比如“赶大营”第一人安文忠创办的文丰泰京货店等,支号就遍及全疆各大商业重镇。

另一方面,1881年(清光绪七年),沙皇俄国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伊犁条约》中规定:新疆的乌鲁木齐、奇台、哈密、吐鲁番划为俄商贸易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又在乌鲁木齐划出了“贸易圈”,北起皇城巷(今二道桥),南到三屯碑,西至西河坝(今新华南路一带),东到羊毛湖(今延安公园一带)。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通往二道桥的南关大街上,分布着小饭馆、馕铺、油坊、醋坊、干果店、成衣店,加上小商贩众多,热闹非凡,成为仅次于城内以津商“八大家”为代表的大小十字商圈。

纵火案发生,新疆巡抚联魁接报后,当即下令全城军警出动缉拿凶犯。歹人四下逃窜,带头的王高升被擒,并被当街砍杀。经查,是无业游民王高升带着一群游民带头纵火。日后又捉拿了十几个纵火案犯。

大火造成的损失有多大,一年后有天津同乡来到迪化,看到天津商帮的店铺和人的精气神,萧条和肃杀之气依然没有消散和褪尽。近代天津教育家温世霖因救国请愿,1911年1月被大清官府发配新疆(严加管束)。同是天津同乡,和津商过从甚密。他记下了天津商人当时的情形。“被害者达四五百家,尤以津商为最。”

温世霖和温家宝都是天津城郊宜兴埠人。

因为这场大火,天津商人开设的票号发生挤兑,众多字号商铺票号歇业破产倒闭;或关门闭户,惶恐不安;变卖财产抽资离开新疆者不在少数。

新疆巡抚联魁还是有些担当和远见,认为天津商人抽资离疆,会不会对新疆社会、经济乃至政局引发动荡,以及会不会有外患趁机而入?于是责成布政使王树楠拨出库银三十三万两贷给受损商户赈灾,帮助恢复生产经营。指定八大商户之一的永裕德商号经理杨绍周负责操办。哪成想杨绍周仅拿出一万一千两,用于赈助受灾商户,其余全部用于永裕德的经营。

津商八大家遭此劫难后,有的修复了店堂,恢复营业;有的则元气大伤,就此歇业,抽资回津;有的则将大化小,分散经营。其他省籍的商号继之而起。

以王高升纵火为分水岭,由此迪化津商八大家完成新旧交替。商号大多保持原名称,不过东家大多易主。

起士林西点

辛亥革命前后,俄商在乌鲁木齐设立了众多洋行,低价收购新疆各地的土特产品,打包装车外运;低价贩来国内廉价商品,在新疆高价倾销所谓的“洋货”,牟取暴利。

俄商在新疆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也纷至沓来。英国、德国、美国的商人,在乌鲁木齐相继开设了顺发、华美等洋行。1907年,南梁二道桥片区有30多家洋行,形成了一条洋行街。于是,二道桥成了“洋货”市场。“外资企业”的兴盛带动了民族商贸的发展。

俄国商人在天津开设有道林银行。在新疆迪化也有俄商银行。随着俄国十月革命,俄国的贵族涌入东北的哈尔滨,新疆伊犁塔城,他们拿着老毛币(旧卢布)、发行的纸币(羌贴),在中国兑换。天津商人嗅到商机,现在的说法就是倒腾外汇。苏俄十月革命已经成功,银行已经被新政权接管。

天津的俄国道胜银行,中国境内的其它俄国银行停止兑付老卢布,天津英租界里的俄国道胜银行,在英国支持下,还在兑付。天津的倒爷,新疆的天津商人,全然无视已经到来的危机,倒腾老卢布(外汇)正疯狂,像极了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外汇倒卖。资本人性贪婪罪恶的本性显现无虞。

天津之眼

1926年9月25日,天津的俄国道胜银行宣布停止兑付。天津倒爷以及在新疆的天津商人,手中的羌币(俄银行在中国发行的纸币)砸在手里变成为废纸,多少人血本无回倾家荡产。

有很多在新疆的天津商人,因为这个原因,有钱的天津杨柳青商人,有破产的,有欠下巨额债务的,不少人家乡就没法回了,永远留在新疆这片热土,成为老新疆人。

从渤海之滨到天山南北,从随军商贩到商界翘楚,他们创造了一个个中国商业史的奇迹,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大团结的壮丽篇章。

当中国西北边陲遭受外敌入侵时,他们通过肩挑背扛,为收复新疆的左宗棠部队提供必要的军需品,为祖国版图的完整贡献出绵薄之力。

当新疆经济百废待兴之际,他们通过贩运商品、百业进疆,为新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贡献良多。

当新疆经济遭受帝国主义蚕食鲸吞之际,他们通过已经积累的从商经验,尽己所能抵御外敌经济侵略。

津商成功时,有膨胀的一批,发飘头昏的一批,当欠下巨额债务,即便没有破产歇业,哪里能再回到故乡?

赶大营是天津杨柳青人的历史壮举,也是我国近代商贸史上的奇迹,更是最为成功的自发人口大规模迁徙。

风情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新疆   奇台   塔城   俄国   迪化   乌鲁木齐   天津人   商号   天津   商人   往事   银行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