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西南的伏牛山南麓,藏着一座被时光遗忘的 “活化石”—— 南召县云阳镇老城村。这里不仅是河南省首批入选 “中国传统村落” 的宝藏地,更是一本 “活着” 的历史书:2700 年前的楚王行宫遗址、明代文庙的琅琅书声、清代四合院的烟火气息,全都在青砖灰瓦间娓娓道来。今天,就让我们推开这扇历史的大门,一起触摸这座古村的千年心跳。
摄影:南宫小石遐喜悦
“一脚踩进战国史” 是老城村最硬核的标签。据考证,公元前 688 年,楚文王为巩固北部边防,在此修建行宫,并亲手与爱妃种下两株柏树,如今这对 “夫妻树” 已高耸入云,树龄超 2700 年,堪称 “中原第一古柏”。更有趣的是,楚王行宫遗址如今成了云阳镇第一小学的校园,孩子们在古柏下读书的场景,仿佛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明朝成化年间,行宫遗址上建起文庙,门前 “状元桥” 的传说至今流传:只有出了状元,正门才会开启,桥面仅供状元踏足。如今文庙虽不再办学,但院内仍保留着清代 “二进制” 四合院民居,门楣上的雕花和院角的石磨,都是老城村 “耕读传家” 的见证。
老城村曾是古南召县城,城外五道防御体系堪称古代军事智慧结晶 —— 古城墙、护城河、拦马寨、关隘、山寨层层拱卫。虽然城墙砖多被村民用于建房,但残存的青砖和城隍庙戏楼的斑驳戏台,仍能让人遥想当年 “一夫当关” 的雄浑气势。
摄影:南宫小石遐喜悦
南召烩面
筋道的手工面浸在羊骨熬制的浓汤里,配上本地黑山羊切片,一口下去暖胃又暖心。
古法油茶
老街张大爷的秘方,炒面混合花生芝麻,用鸡汤冲调,咸香浓郁,据说还能养胃。
云阳烧鸡
用果木慢烤的土鸡,皮脆肉嫩,蘸着蒜泥醋汁,吃出豫西南的豪迈。
完全免费!所有景点无需购票,真正实现 “零门槛触摸历史”。
老城村的美,在于它不是冷冰冰的 “博物馆”,而是活着的家园。当你在古柏下与晒太阳的老人唠家常,在油茶摊听老板娘讲楚王传说,便会懂得:真正的历史,从来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代代相传的生活记忆。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提醒我们:旅行的意义,不仅是见证过往,更要让文明的火种永远跳动。
(本文历史考据参考《南召县志》、住建部传统村落保护文件)
特殊说明:本账号致力于宣传南阳的古往今来,纯公益账号,图文信息大部分结合采编现有资料,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谢谢!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