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画儿一样美丽的村子:莱芜 · 苗山 · 磨石峪

上周没更新,因为那个周六的风太大,我躲在家里跟着高楼一起摇摆起舞呢。而且前两周我好像是被传染了病毒性感冒,又不小心诱发了重鼻炎,鼻子不透气还鼓得耳膜疼,各种难受不舒服,周六干脆在家迷迷糊糊睡了一天。

没成想刮了一天狂风的周六过后,周天竟是个天高云淡的艳阳天!那就不能宅在家里,要出去接受灿烂阳光的洗礼,才能增强体魄,提高身体免疫力。然后哩,忽悠老唐又去了周村,原本目的地是:周村韩家窝村,那里有一处废弃的军区大院,院内多是八十年代风格的建筑。

等到顺利抵达韩家窝村,也看到了那处军区大院,可前门后门都被水泥砌上了厚厚的高墙。围着院子绕了大半圈,也没找到前人拍的视频里的大院入口,干脆放弃不找了,近期国安部门抓获好多觊觎我们国家的间谍,我这个古建爱好者别也被误会了,我可是深爱着强大的祖国母亲。

在村里拦住位大叔----好家伙,大叔比我还能聊:从军区大院为什么迁走,到村里规划建设成为美丽乡村,神色飞扬地介绍了好多,对自己家乡透出了骨子里的热爱。最后提到村里有座老教堂和一栋老楼可以去看看,村边还有座水库,那边的花都开了,去拍拍照也不错。谢过大叔后按他所指去找教堂,唉,今日出门没看黄历,教堂天天开放,唯独此时长年累月住在教堂里的修女锁大门外出了,遗憾错过。也没了心思再去寻村里的老楼,干脆驾车又奔了周村古商城,毕竟老唐没去过,二哈同学领着爸爸当导游,而我则四处撒摩着找那家老粗布店铺。

回来路上老唐这个扯后腿的家伙又叨叨:下回再去村别叫他,他不喜欢去!跑那么远干嘛?我说去买老粗布床单(其实我在古城街上发现了王村醋专卖,还拎回来三瓶醋),“你在网上买不行?加上油钱多少钱了?”我说不一样,网上买的老粗布太薄质量不好----真是的,有本事你别和我睡一个床,别睡我买的老粗布床单!

(在周村古商城某一博物馆里看到的,一直以为贝币、蚌币就是天生这种形状,原来是贝壳打磨出来的啊。还琢磨着用贝币、蚌币作为货币,那住在海边湖边的渔民可肥了:一网子抄辆马车,一网子抄套房子,一网子抄俩老婆。)

完了完了,三观不合!暗自发誓下回去古村绝不再叫他同行,一路上不是嫌我车速快就是训我变道像飘移----毛病,老子只要把你安全带出去平安带回来就得,最烦副驾叨XX叨!

因此这次去古村没再叫他跟着,省得他拉拉个大长脸,搞得都心烦。没有老唐在旁叨叨,我和二哈同学放飞起来也自由。

莱芜·苗山镇·磨石峪

据村碑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有杨氏迁居于此,不久遭贼寇抄斩。后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76年),有孙氏自淄川阴柳庄来此建村,因址在峪中,附近山石可加工成磨刀石,故名磨石峪。

由平整沥青路的002县道拐入前往磨石峪的水泥路后,是一条长长的深入到大山中的道路,但两边却是平坦无际的田地,等进了村子,村口则是一汪小水库,那日暖风阵阵,将湖面吹起了层层波纹,水边还有几只嘎嘎叫的大肥鸭。环顾四周,看到磨石峪村三面环山,只有我们由北面入村的位置为河谷。

将车子停在村口小卖部前的阴凉墙根下,俺俩准备进村。

前方不远的路边摆了张黄色的长方课桌,桌上的纸箱外面糊了一张写着“防火护林”的纸条,桌前坐着一位看不出年纪的男士,像大叔太年轻,像大哥又不年轻,暂且叫老大哥吧。主动向他打了招呼后,请教他身后那排房子是烘什么的?

老大哥说是那烘烟叶的。哦哦,明白了,就是当地村民种植了烟草,收割后放入这排大烘箱里烤干,再由烟草公司收走,像是南方炒茶叶的那种炒锅,但这里是红砖水泥砌起来的烘炉----长见识了。老大哥说现在还未开种烟叶,不过也快了,原来烟叶是夏季出产的经济作物。

今儿的天空也太美了,白云翻腾,像是打了大卷,滚滚冲向远方,如同蓝色海面上呼呼 涌起的白色泡沫。正南的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即便空中铺满了白色棉絮,也丝毫不会影响它射出来的万束金光,将地面上的所有物体投射出各种斑驳美丽的光影。

村里随处可见冒出了嫩芽的香椿,可我一棵也没摘,我吃够了。。。

原本刚刚在村口时认为村子不大,顶多十几户,待到顺着中心主街深入到村里才发觉,原来东半部布满了老宅院,且多数是石头老屋,而西半部则多是翻盖后的红瓦房。然而相同的却是村里留守人员依然不多,虽然时不时会哒哒哒驶过一辆电动三蹦子,但过往的村人很少。

遗弃破败的老院子很多,想必也是留守老人离去后,年轻人留在城市打拼,老宅无人打理日渐破损直至露了顶子坍塌,院子里也荒地一般长满杂草。

只余了四面墙的老屋,齐整的石块透露出当初建房人的用心,可惜时代变迁,曾经寄予了所有厚望的家园纷纷被放弃,唯有门前的大树依旧傲然挺立地伸向天空。

无意间发现不远处的一棵古槐,树前的道路一半是旧有的裂出层层纹路的山石,一半是平整的水泥路。都快立夏了,藏在村里的这棵400多年老槐,也仅仅是几个枝头冒出嫩绿的槐芽。树围很粗,得有三个人才能合抱起来,但却整棵树中空,只有厚实的树皮深扎在土壤中。仰头看那粗壮的枝干,一派沧桑。

主人们都离开了,并未影响这里各种树木的继续生长,盛开的樱花随风飘起樱花雨,高挂枝头的泡桐花也散发着阵阵浓郁的香气。

我俩在村里漫无目的地四处转悠,反正一路行到此,除了偶尔听到的人语声,没遇见一个人,也不用担心会被村人遇到当成小偷了----除了石头真没么可偷。

上回去淄川上端士,那里是全国绘画摄影艺术创作基地,俺感觉莱芜磨石峪也完全可以参与评选绘画摄影艺术创作基地这个名号。因为行走在磨石峪村,真真移步换景,每一个角度每一帧画面都是那么美轮美奂,所有的颜色搭在一起简直妙极了!每座屋子所用的石块应是采自当地吧,全都泛着暖暖的黄色,像是一栋栋黄金屋。

进了一户大门四敞的院子,里面的正房依然也是洞口朝向蓝天,但透过破洞散下来的阳光倒是让原本昏暗的屋子也亮堂起来。屋里还遗留着几件旧家具,在拉开的抽屉里看到了当年的家电“一个锈迹斑斑的手电筒”。

磨石峪曾经也是有名的穷困村,1968年凿通了村与公社之间驻地的山间公路。1974年至1978年,钻深井并修筑了村北的拦河大坝,全面解决灌溉和饮用水问题,直到1979年村里开始通电。

只是如此美丽的小山村,你却搜索不到过多介绍它的内容。

但我对磨石峪的印象很好很好,这里太出片了,小小的一个山村,让我咔咔咔拍了一百多张照片,实在是太美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磨石   莱芜   网子   粗布   老大哥   村口   烟叶   村子   大院   村里   大叔   院子   美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