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满人的孟加拉街头,体验一把春运


生活不易,但心里装着美好


达卡街景。马路中间正在修建中的高架桥由中国公司承建。

清晨5点半,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天空是铅色的,潮湿闷热。天刚蒙蒙亮,街上已经有很多人。每个公交车站都稀稀拉拉地站着一群候车人,小贩用板车拉着水果蔬菜,达卡标志性的三轮车在车流中钻来钻去。行色匆匆、穿着整齐的上班族似乎与周围脏乱的环境有些不搭。

我问导游,这里的人为什么这么早出门?答“早上凉快啊”。是啊,我很快理解了早出门的必要性。上午10点钟以后,太阳的热度被湿度加持着,城市就像一个沸腾的蒸锅。整个人从里到外,全湿透了!


到处都长满了人

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西、北、东三面处于印度的包围中,东南有一小段边境与缅甸相邻,南面是广阔的孟加拉湾。当地属热带季风气候,三分之二的土地是广袤肥沃的冲积平原,几乎全国皆可种田。这里水稻一年三熟,本应是富饶之地。

这个国家完全不缺水,它的问题恰恰是水太多了。孟加拉国有两条流量巨大的河流,雅鲁藏布江与恒河在这里汇合,形成一个辽阔的三角洲。纵横交错的数百条河流,最终流入孟加拉湾。

布里甘加河是流经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重要河流,水上交通繁忙。

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海拔低于10米,地势低平。每年的季风季节孟加拉国都会发洪水,顷刻间万顷良田成泽国。孟加拉国有80%的土地都属于洪泛区。1991年的飓风掀起了高达6米的海浪,造成了13.9万人死亡。1998年,孟加拉国三分之二的国土泡在洪水里65天,导致3000万人流离失所,1000余人死亡,粮食损失450万吨。2007年11月15日飓风席卷孟加拉国南部,顷刻间万顷良田和村庄都成泽国。

孟加拉国在全球自然灾害风险指数里排名第五,但除去人口极少的几个国家,它实际上是自然灾害第二大受灾国。

孟加拉国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1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中国辽宁省的面积,却生活着1.7亿人,人口密度达到1100人/平方公里。光首都达卡大都市区就容纳了2200多万人,真是到处都长满了人。

孟加拉市场。

这个国家的人口结构非常年轻,15岁以上劳动人口有6000多万,劳动力资源充沛。凭借着巨大的人口红利和低成本的优势,孟加拉国近年来积极发展纺织业,承接了大量来自中国的纺织品产业转移。在孟加拉城市乡村,随处可见服装、纺织工厂和公司,孟加拉国三分之二的出口是运往全球各地的服装,难怪在欧洲、美国甚至在中国的商店里越来越多地看到标有“孟加拉国制造”的T恤、夹克衫和鞋子。

然而,落后的基础设施依然是孟加拉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达卡的交通拥挤世界闻名,当地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首都达卡地区每年因拥堵造成3700亿塔卡的损失,相当于国家预算的11%。

这一点,我这个初来乍到的游客也很快体会到了。

达卡街头的三轮车。在达卡骑三轮车的收入可以养活乡下老家的一家人。

马路上基本没有画交通标线,各种大小车辆随意乱钻逆行。达卡多单行线,双向通行的大路中间有着又高又厚的水泥隔离墩,估计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对面的车冲过来。整个达卡才有60个红绿灯,几乎没看见过交警。奇怪的是在这种混乱的交通环境里,我竟然没有看到交通事故,人人似乎都车技非凡!


体验孟加拉春运


2023年4月底,正是开斋节前夕,也是孟加拉人的回乡高峰。从乡下来达卡的打工人,必须要带着全家回家过节。

我们决定去火车站体验“孟加拉春运”。

一辆火车鸣着笛从车站开出,车身和车顶上爬满了人。

往火车站的路,走到半路就堵住,车子停了快一个小时仍是纹丝不动。从谷歌地图上看Gazipur Rail Station 还有几英里。于是下车,步行去火车站。

沿着公路一直往南走。蹚着没过脚面的浮土,深一脚浅一脚地绕过泥坑,转过散发着臭气的地沟。期间还要不停躲闪着各式车辆:可以从任何地方钻出来的三轮车、鸣着刺耳喇叭、售票员挂在敞开的车门处“咣咣”拍着车身喊叫着的大巴车、迎面而来私自改装安了警笛的私家车……被包裹在噪音、热浪、尘土、废气中,让我顿时想起奈保尔书中描写的印度街道行走体验。

达卡郊区的一家砖场。

往东拐,终于找到了一辆三轮摩的,六个人一辆车,挤坐在后面的车棚里。我坐在最后面,看着摩的在卡车中灵巧地钻来超去。突然,眼看着要跟一辆卡车蹭上了,小摩的屁股一扭,居然闪开了!

终于到了车站,正巧一辆火车鸣着笛开出,哇,居然车顶上爬满了人!

站台上站满了等车的人。下一趟车来的间隙,几个孟加拉人主动过来与我攀谈。

27岁的Abuhik是个帅气十足的小伙,英语很好。他在达卡的一家工厂工作,每个月挣18000塔卡,约合1100元人民币。他两个月回一次家。他让我看手机中6个月大儿子的照片。这是他的新手机,他指指脚上的皮鞋,也是新的。

人们排队进入清真寺。

一个叫Chowa 的14岁女孩,正在回祖母家过节的路上。另外一位少妇叫Shyueb,22岁, 在达卡做护士,带着她的儿子和妹妹回150公里外的家乡。

我问起火车票的价格,有空调的700塔卡(约合43元人民币)一张票,没空调400塔卡(约合25元人民币)。这几位和我聊天的人都是有车票的,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了不买车票,扒火车回家,钱固然是一部分原因,毕竟孟加拉国大约有20%的人口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下。扒火车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运力不足,我注意到扒火车的人看上去颇为体面,不少人还带着孩子。

修船厂的工人在涂抹油漆、焊接裂缝。

搭乘轮船是回家的另外一种交通方式。码头附近的街道就像一锅沸腾的咖喱,人车穿梭来往,喇叭汽笛警报器响成一团。

孟加拉人很热情。在摩肩接踵的码头,一个白衣小哥一直跟着我,为我指出他认为值得拍的人。一个大学生操着标准的英语,告诉我他叫Imon,22岁,在达卡上大学,专业是土木工程,现在开斋节放假回家看父母,他说了家乡的名称,可是人声嘈杂中,我没听清。


生活不易,心里装着美好


达卡的三轮车都画着好看的复杂的图案,装饰着假花。这里的人们虽然穷,生活不易,但心里装着美好。

贫民窟里,地面是一层厚厚的垃圾,踩上去软软踏踏的。小孩都穿戴打扮漂亮,兴奋地来回跑动。女孩穿着鲜艳的裙子,画着妆,戴着不知真假的金镯子,手臂上画着哈娜(梵语Henna,一种古老的使用天然植物染料的手绘艺术)。家家户户在准备节日午饭,炸果子、炸米饼。

闯入镜头的乡村女孩。

绝大多数的孟加拉人是达罗毗荼人,南亚次大陆的原始居民,矮个黑皮肤。近90%的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在种族和饮食习惯上都与西巴(即今巴基斯坦)不同,西巴人吃肉和面包,东巴人吃鱼和米饭。

达卡西北郊的一座大桥上,四周是绿树稻田,景色优美,开阔风凉。不断有穿着节日盛装的人,搭着摩托、三轮、汽车往这里汇聚。音响放着热烈的音乐,小商贩在售卖各种小吃,原来这是当地人的节日派对。周围村民的小孩不断摆出各种pose,要求被我拍。我和朋友被接连不断上来要求自拍合影的人拦住,都走不动路。

一家穿着靓丽,开着白色豪车的人。

拥挤的人群中,一家穿着靓丽,开着白色豪车的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男主人带着骄傲的口吻,主动告诉我他在达卡做电子生意。我的镜头对准了车上坐着的一对衣衫精致、带着小太阳镜的白嫩孩子,正要按快门时,一个当地村子的小女孩突然闯进画面,站到了镜头前,清亮的眼睛透着倔强,紧绷的嘴角显出不服气和一丝不屑。

达卡街头的市场内贴着竞选海报。

在达卡街头看到最多的是竞选海报,候选人大头像与环境格格不入地微笑着,注视着尘埃下的村镇马路。

(本文图片由作者于2023年4月摄于孟加拉国)


图/文:熊昱彤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张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孟加拉   泽国   达卡   孟加拉国   恒河   满人   春运   穿着   人口   街头   火车   交通   国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